•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呈全面復蘇向好態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19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尚未褪去,國際局勢、國內洪澇災害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在復雜局面下,7月份,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穩定了各方對于經濟回穩的預期和信心。


      7月份數據有哪些主要亮點?數據背后所反映出的經濟發展趨勢和問題是什么?下半年經濟發展態勢如何?圍繞以上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特邀相關專家分析這份最新經濟成績單。


      工業生產和國內外銷售持續向好


      7月份,工業生產中,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商品零售月度同比增速由負轉正;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較快增長;貿易主體活力增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基本平穩。7組主要數據明確經濟穩中回暖趨勢。


      “1-7月份的數據顯示,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國內外銷售都呈現持續向好的勢頭,顯示我國經濟具有較強的內生動力和發展韌性。經濟呈現出全面復蘇向好態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許召元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從工業行業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這一增速與6月份相同,快于1-5月份的-2.8%,而且與2019年7月份正好持平,說明工業部門已經基本克服了疫情的影響。從國內銷售看,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已經接近實現由負轉正。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淼杰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7月份經濟延續向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其中,制造業復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在第二產業中,制造業增速快于其他產業,成為7月份數據的突出亮點之一。


      同時,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達到51.1%,比6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已經連續五個月在榮枯線以上。余淼杰表示,這反映出我國制造業已經逐步擺脫了疫情的負面影響,由第一季度增速下降,轉為第二季度平穩緩慢上升,到第三季度有望較快拉動經濟發展,回穩態勢可期。


      外貿和服務業恢復態勢亮眼


      外貿發展成績更是出乎意料。余淼杰表示,7月份出口在增加,貿易順差也在增加。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是1.2萬億元,7月份要比6月份還快,這意味著下半年貿易順差會比上半年大。下半年,中國的出口一定會向好發展。今年總的貿易順差有望和去年持平,在全球各國貿易急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外貿表現一枝獨秀。


      “今年全年貿易順差大概率在2.5萬億元以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來拉動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是完全可行的戰略部署。”余淼杰判斷說。


      許召元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在全球疫情形勢仍然較為嚴重、國外需求受到較大打擊的情況下,我國7月份貨物出口增長6.5%,有力地拉動了國內生產進一步恢復。


      此外,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7月份最值得關注的數據是服務業的恢復態勢。數據顯示,7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3.5%,比6月份上升1.2個百分點,回升速度顯著高于工業行業。其中,文化體育娛樂業的商務活動指數為51.9%,高于6月份6.1個百分點。


      許召元認為,今年年初以來,我國各種產業復蘇是按照經濟中的重要程度和疫情防控難度分批次恢復的。最先恢復的是防疫物資,然后是工業產業和重點工程,包括生產性物流業。這些都是當時居民生活和經濟運轉最急需的重要產業,也是防疫難度相對較低的行業。隨后恢復的是非密閉空間、人員流動性相對較低的服務業,比如商業、餐飲業的外賣和堂食等,影院、文化活動和旅游或由于消費空間密閉、或由于人員流動性大等原因,防疫難度最大,也是最晚恢復的行業之一。


      “文旅消費的復蘇基本上標志著經濟各行業開始全面轉向常態化,這是真正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統籌推進的重要標志,對于促進經濟整體回穩具有重要意義。”許召元說。


      余淼杰認為,服務業表現最為突出的兩方面,一是龍頭產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二是金融業,延續了上半年的良好態勢,拉動了服務業的上升。


      結合一系列主要經濟指標分析,余淼杰對下半年中國經濟態勢表示樂觀。“下半年中國經濟態勢有望好于上半年,甚至超過第二季度的3.2%,第三、第四季度有可能實現5%-6%的增速,全年或將達到2%-2.5%的增速。”余淼杰說。(記者 陳婧)


      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開局穩中求進 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要達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就必須確保年均7 2%的GDP增長率,而由于2011-2014年的高GDP增長,今后3年,只需保持增長率在6 4%就能基本達成這一目標。
      2017-03-22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多地研判一季度經濟:數據飄紅 但下行壓力不減

      與往年不同,各地分析會議均得出了各個數據向好的一致意見,不過由于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動力不足等原因,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小
      2017-03-24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硬仗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