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財政支出創新高 積極財政為經濟“保駕護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24





      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725億元,同比下降8.7%。其中稅收收入98509億元,同比下降8.8%;非稅收入16216億元,同比下降7.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3499億元,同比下降3.2%。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9173億元,同比增長1.2%。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2985億元,同比增長19.2%。


      數據顯示,財政收入降幅逐漸收窄,呈現持續向好態勢。值得關注的是,為落實“六保”任務,地方支出大幅度提高,尤其是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8.5%,創出年內最高增速,并且加快了直達資金使用和重大項目實施進度。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當前重要的是貫徹落實已實施的財稅政策,同時按照“保基層運轉”的要求,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保障各項政策在地方的有效實施和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收入連續兩個月正增長因政策成效顯現


      “受疫情沖擊、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下降較多,但從4月起收入累計降幅逐月收窄,自6月起收入連續兩個月實現正增長,財政收入呈現持續向好態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許文表示,1-7月稅收收入同比降幅比1-6月收窄2.5個百分點,因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等政策成效持續顯現,國內經濟逐步復蘇,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等稅種降幅都有所收窄。非稅收入先增后降,降幅開始減少。


      多數機構認為,數據符合財政落實預算安排、注重實效的政策思路。7月受到實體經濟修復節奏放緩的擾動,公共財政收入小幅增長,公共財政支出增速大幅回升,由負轉正的有社保和就業、教育、衛生健康、城鄉事務、科學技術和節能環保。下半年,預計在財政收入改善和融資規模擴大共振的支持下,財政支出將顯著對沖偏弱的居民消費,發揮經濟“穩定器”的作用。


      財政政策在地方需要得到有效實施


      “7·30”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財政政策要注重實效。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也表示,下一步要抓政策落實,全力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而在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下,7月地方支出增速反彈明顯,體現了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取向。


      下半年政策走向何去何從?許文表示,應繼續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貫徹落實已實施的財稅政策。密切跟蹤疫情態勢和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及時合理地調整和完善政策。按照“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把節省下來的財政資金用于支持重點建設和民生改善。繼續按照“保基層運轉”的要求,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保障各項政策在地方有效實施和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強地方“三保”監測預警和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地方財政風險。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新動能(雙創)研究室副主任鄒士年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下半年,減稅降費仍然是寬松財政政策的重要一環,2.5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中,減免社保費將為市場主體減負1.6萬多億元,大部分將在下半年實現。要繼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確保政策應享盡享,這些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都是為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同時也間接增加居民收入。


      財信證券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內疫情與經濟向好發展,階段性對沖政策將適時退出,逐步回歸常態。財政發力空間充足,下半年財政將繼續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專項債券和財政赤字等資金,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同時助力經濟結構轉型。


      中信證券預計,2020年下半年支出增速將達到14%左右,預計后續月份支出將繼續維持高增長,且災后重建等將帶動財政基建相關支出。中泰宏觀預計,第三季度或已是年內經濟的高點,在疫情影響下,財政資金支持基建的力度明顯增加,預計2020年全年基建增速或回升至10%附近,下半年進度或加快。浙商證券預計,下半年特別國債、減稅降費、專項債等政策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將進一步顯現,提升財政資金效率將有助于財政支出提速、達成實效。


      相關專家均表示,在積極財政的“保駕護航”下,2020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復蘇態勢有望延續。(記者 劉慧)


      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9積極財政新內涵:加力提效

      2019積極財政新內涵:加力提效

      作為穩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一翼,被寄予厚望的積極財政將在2019年再加碼,逆周期調節思路將再強化,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與較大幅度增加專項債規模將成重要發力點。
      2018-12-25
    • 我國財政收支壓力漸緩 積極財政政策或貫徹全年

      我國財政收支壓力漸緩 積極財政政策或貫徹全年

      專家認為,受國內外新冠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影響,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仍呈下滑態勢。但整體來看,在各項政策的積極帶動下,財政收入降幅已較上個月明顯收窄,反映了隨著復工復產和復商復市的全面推進
      2020-06-02
    • 2021積極財政新注解:更可持續

      2021積極財政新注解:更可持續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財政政策走向備受關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明確信號:“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與此同時,在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提質增效”的基礎上,特別增加...
      2020-12-23
    • 積極財政發力見效助力經濟“下半場”

      積極財政發力見效助力經濟“下半場”

      財政部7月20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1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8%。財政支出12.1萬億元,“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10.1%、8.2%、3.8%。
      2021-07-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