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了!明年中國經濟要干這50件大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20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明年經濟工作怎么干?看梳理→


      ■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1。 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


      2。 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3。 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4。 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


      5。 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6。 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


      7。 要規范科技倫理,樹立良好學風和作風,引導科研人員專心致志、扎實進取;


      ■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8。 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9。 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10。 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


      11。 要加強頂層設計、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強化共性技術供給,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 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


      12。 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


      13。 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14。 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15。 要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16。 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


      17。 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


      18。 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19。 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


      20。 要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


      21。 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22。 建設現代物流體系;


      23。 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新興產業重復建設;


      ■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24。 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25。 要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26。 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27。 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28。 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


      29。 要大力提升國內監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審查機制;


      30。 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


      ■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31。 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


      32。 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33。 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34。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


      35。 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


      36。 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37。 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38。 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健全數字規則;


      39。 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40。 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41。 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42。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43。 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


      44。 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


      45。 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


      46。 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47。 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48。 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


      49。 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50。 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轉自:央視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