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供需不匹配等多重因素影響 光伏產業發展持續承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30





      “過去10多年來,光伏發電系統成本下降了90%以上。我國光伏發電成本也從原來的3—5元/千瓦時,降到近兩年的0.3—0.5元/千瓦時,今年有望實現全面平價上網。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繼續降低到0.25元/千瓦時以下,屆時光伏發電成本將低于絕大部分煤電項目。”9月10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第四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上指出,當前光伏發電具備了大規模應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條件,將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角。


      但受當前供需不匹配、大宗商品短缺等因素影響,光伏供應鏈產品仍舊在持續漲價,光伏發展承壓。


      產業鏈價格全面上漲


      價格上漲可謂是今年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詞。


      “硅料價格回升至今年高點;硅片價格下滑后上漲4%;電池片價格下滑后又上漲6%;光伏玻璃因純堿、天然氣價格上漲5%—15%,均增加了組件后續價格的不確定性;物流方面一柜難求,費用較去年同期翻了3—10倍,部分運費高達22000美元/柜。”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用一組數據,直指企業所面臨的漲價壓力。


      王勃華坦言,當前光伏逆變器缺芯情況未有好轉,大宗金屬價格上漲使系統成本上升。電池和組件廠商面對上下游兩頭壓力,成為利潤率最低的兩個環節。


      劉漢元稱:“市場條件下的產業發展往往是波浪式、螺旋式變化的,價格信號會讓大家加大投入。”他透露了通威集團的高純晶硅業務擴產計劃,樂山二期5萬噸項目、保山一期5萬噸項目將于今年底投產,包頭二期5萬噸項目將于2022年投產。


      通威集團的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已形成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預計2022年底將形成33萬噸高純晶硅產能。


      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看來,隨著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作為戰略性材料的硅產業將不斷壯大。“2010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為8萬噸,去年達到了39.6萬噸。預計今年多晶硅產量將達48萬噸,滿足16000萬千瓦光伏產品需求;2022年進一步提升至70萬噸左右,滿足24000萬千瓦光伏產品的需求。”


      分布式光伏是今年行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光伏發電裝機1301萬千瓦,同比增長13.1%,其中集中式新增裝機同比下降24.2%,而分布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72.7%,尤其是戶用新增裝機量超766.1萬千瓦,同比增長263%,首次超過集中式,成為新增裝機的主要來源。王勃華分析原因稱:“戶用裝機還有補貼,收益率相對更高,需求就出來了,而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上漲對集中式電站影響更為明顯,使一些投資商持觀望態度。”


      面對困難,企業正通過聯合投資、戰略合作、垂直一體化等方式保障供應鏈安全,比如東方日升、潤陽光伏延伸產業鏈,布局硅料環節;阿特斯擴充拉棒、切片環節;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和中遠海運達成戰略合作布局物流,以保障運輸。


      新增產能審批政策趨緊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擴產計劃與地方環保壓力矛盾凸顯。近日,云南發改委發布《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強工業硅行業生產管控,確保工業硅企業9-12月份月均產量不高于8月產量的10%。


      無獨有偶,此前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也印發了《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從2021年起,不再審批無下游轉化的多晶硅、單晶硅等新增產能項目。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不排除其他地方跟進。”王勃華提醒,地方為能耗雙控或收緊產能政策,多晶硅、工業硅等環節未來的擴產項目或面臨困難。


      “這是一場馬拉松,要擁抱合作,不能太著急。”在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看來,2020年我國全口徑發電量7.6萬億千瓦時,其中光伏發電量不到3億千瓦時,占比不足4%,規模還很小。距離2025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電力總裝機的比例超過50%,光伏行業發展任重道遠。(記者 盧奇秀)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光伏產業高速增長 專家呼吁需警惕產能過熱

      光伏產業高速增長 專家呼吁需警惕產能過熱

      近日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行的光伏行業2017年發展回顧與2018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獲悉,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新增裝機容量5306萬千瓦,同比增長53 6%
      2018-02-07
    • 高歌猛進勢頭未減 國內光伏又現新產能過剩之憂

      高歌猛進勢頭未減 國內光伏又現新產能過剩之憂

      近日,工信部發文要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國內光伏又現新產能過剩之憂。中國光伏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領域都呈現產能過剩跡象。
      2018-04-0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