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過剩需求弱勢 鎳價重心顯著下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02





      2025年上半年,因鎳供應過剩,疊加關稅博弈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顯現,鎳期貨價格呈現先揚后抑走勢,高點出現在3月份的13.6萬元/噸附近,低點在4月初的11.5萬元/噸,6月下旬再度回到12萬元/噸,整體重心下行。


      當前全球宏觀環境復雜,關稅貿易摩擦加劇,地緣風險回升,美聯儲降息預期延遲,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憂慮加重。美國關稅政策實施后,制造業增速放緩,有色金屬市場承壓。國內政策支持經濟穩健運行,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雖然房地產市場低迷,但制造業韌性強,強化內需及開拓出口新渠道對沖了部分貿易摩擦風險。


      供應端增長不均衡


      印尼政策端擾動顯著。印尼2025年實施資源稅率上調、配額政策調整等組合拳,火法冶煉成本上升,鎳生鐵減產預期升溫,而濕法冶煉的產能釋放持續,MHP(氫氧化鎳鈷)供應由緊向松逐漸轉化。


      印尼鎳產能釋放從鎳生鐵轉向中間品及新能源方向,國內鎳生鐵減產,電解鎳產量繼續增長但利潤下滑,高冰鎳減產,MHP增產。但是電解鎳新產能仍繼續增加,精煉鎳供應過剩,給鎳價帶來壓力。


      菲律賓禁礦預期解除,鎳礦供應問題有所緩和;印尼鎳礦配額增加,但政策對配額發放仍有節奏控制,印尼繼續從菲律賓進口鎳礦石,礦端價格表現依然較為堅挺。


      需求端疲弱


      精煉鎳庫存波動回升


      不銹鋼需求承壓。國內房地產市場表現一般、基建需求增長,下游不銹鋼制品受關稅政策影響,需求壓力顯現,不銹鋼庫存水平偏高,延續波動。


      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緩。貿易摩擦沖擊新能源電池端,三元電池裝車比例降至20%左右,硫酸鎳產量同比下降約20%。在上半年的鎳價走勢中,新能源需求對鎳需求的影響偏負面。


      精煉鎳累庫放緩但壓力仍在。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庫存在20萬噸附近,上半年累庫速度放緩,國內上海期貨交易所鎳顯性庫存回升至2.5萬噸附近,國內外精煉鎳顯性庫存波動回升過程有望進一步延續。


      國際鎳研究小組(INSG)預測顯示,繼2023年與2024年連續兩年供應過剩后,全球鎳市場將在2025年面臨更嚴峻的過剩壓力,預計全年供應過剩量將達到19.8萬公噸。2025年全球原生鎳產量預計達373.5萬公噸,遠超同期消費量預測值353.7萬公噸。此前兩年,鎳市場已分別錄得17萬公噸(2023年)和17.9萬公噸(2024年)的過剩量。當前全球經濟正面臨貿易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原材料市場波動。從上半年實際情況來看,2025年新產能釋放與需求端拉動不及預期,鎳供應過剩壓力延續,而供給端已經開始收縮,但需求端同樣不容樂觀。


      2025年下半年鎳價走勢展望


      2025年下半年,鎳供應過剩情況延續,生產調整與需求不確定性共存,但波動的重心仍存在下行可能。


      從宏觀角度來看,海外通脹形勢有較強的不確定性,疊加地緣風險,經濟成長面臨較多挑戰,美聯儲降息面臨兩難選擇,但下半年仍存降息可能。我國經濟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貿易鏈重新調整等仍會帶來一定壓力。


      從鎳自身供需來看,供應過剩問題將繼續存在。國內電解鎳新產能繼續爬坡,產量增加,但隨著利潤空間的收窄,開工率已受影響。而印尼鎳產業政策、出口政策擾動導致印尼鎳產品成本提升,從結構影響來看,對濕法影響較小而對火法冶煉的影響偏強,鎳生鐵及不銹鋼面臨更強的收縮可能性。在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鎳價進一步探底的過程將延續。


      從需求端來看,不銹鋼對鎳需求的支撐作用延續,但是關稅政策對不銹鋼下游制品端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而新能源動力電池需求上半年表現為負增長,合金對精煉鎳的需求拉動則難抵供應增量,鎳資源繼續向生產精煉鎳移動,令精煉鎳過剩進一步強化,偏空壓力延續。高成本產能有進一步擠出的可能性,行業利潤可能進一步攤薄。


      預計2025年下半年鎳價走勢有所承壓,預期鎳價在10萬元/噸~14萬元/噸區間波動,下半年價格低點有進一步下移的可能性。(楊莉娜)


      轉自:中國冶金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