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香港特區《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日,“穩定幣”概念不斷升溫,騙局也層出不窮。7月14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發布《關于警惕以穩定幣等名義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的風險提示》。進入7月以來,蘇州、北京、深圳、重慶及寧夏等多地金融部門接連發布風險警示公告,著重強調“穩定幣”正被違法分子利用,成為實施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犯罪活動的幌子,其潛在風險值得高度警惕。
據悉,穩定幣是一種通過錨定資產(如美元、港幣等)或算法調控使得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核心功能是支付。香港《穩定幣條例》將于8月1日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落地。條例實施后,任何人在香港發行法定貨幣穩定幣或港元穩定幣的業務、向香港公眾推廣其法定貨幣穩定幣發行等活動時,均須獲取牌照。
穩定幣概念熱度上升,有不法機構利用多數百姓對穩定幣了解不足的特點,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誘導社會公眾參與交易炒作。
記者了解到,7月11日,“蘇州金融”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警惕以“穩定幣”等為名開展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在風險提示中,蘇州市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工作機制辦公室提示廣大消費者: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于非法金融活動,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非法集資中獲取經濟利益;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如發現非法集資線索,請及時通過“蘇周到”搜索 “金融打非”進入蘇州市非法集資防處平臺進行舉報,有關部門將對舉報線索核實后根據《蘇州市非法集資舉報獎勵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日前,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風險提示,直指部分不法分子借“穩定幣”等新型概念實施非法集資。風險提示稱,近期,以“穩定幣”為代表的各類數字貨幣及相關概念受到市場關注,一些不法機構與個人,假借“金融創新”“區塊鏈技術”“數字經濟”“數字資產”等噱頭,利用社會公眾對新型金融概念認知尚不深入的特點,通過發行或炒作所謂“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穩定幣投資項目”等方式,承諾高額回報,誘導公眾投入資金參與交易炒作。
據了解,披著“穩定幣”馬甲的騙局形式五花八門。有的不法分子以“穩定幣銷售”為由頭做局,打造“殺豬盤”收割投資者;有的不法分子將一些毫無價值的數字資產打包后高價賣給投資人;還有不法分子以炒穩定幣為名頭,忽悠投資人去海外跨境開戶投資,騙取投資者資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轉自:揚子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