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了5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5月份,該指數為51.8%。雖然環比4月下降7.4個百分點,但庫存預警指數依然處在“榮枯線”以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部主任回玉梅預計,6月份汽車市場進入淡季,經銷商壓力會隨之增加。同時,隨著廠家沖刺半年銷量目標,對經銷商進行壓庫,經銷商庫存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市場疲軟 經銷商庫存指數仍偏高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5月經銷商庫存水平比上月有所增加。經銷商認為庫存水平“下降”的比例為22.3%,認為“持平”的比例為47.5%,認為“增長”的比例為30.2%。
全國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車市疲軟現象仍在繼續,5月的乘用車市場零售走勢不強,與去年5月車市零售逐步走強的特征,形成較大反差。
有分析認為,2017年汽車購置稅政策調整是今年車市不景氣的一大主因。早在兩個月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就曾表示,今年車市總體表現并不理想,由于去年消費力透支嚴重,加上今年前2個月又受春節影響,車市受到的壓力比預期要大。
這一點從眾多上市車企產銷快報中也能窺見一斑。在各大上市車企4月份的產銷快報中,汽車產量和銷量增減幅度基本保持一致,說明車企在有意識地保持庫存和銷量的平衡。
如果單看產量的話,除廣汽集團外,前4個月大部分車企均無明顯的增產動作;反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長安福特等企業,還在不同程度地“減產”。
這表明部分車企也已經感受到終端銷售的巨大壓力,以及對市場前景看淡,開始有意識地控制庫存,確保經銷商正常經營。
車企壓力倍增 大幅降價刺激銷售
車市整體疲軟,已讓車企進入夏季后感到明顯“寒意”,并開始舉辦種種降價促銷活動,以刺激銷售。目前來看,這些活動已經起到一定效果,但能否扭轉整體車市的低迷,還有待觀察。
進入4月以來,各地春季車展已經全面展開。其中上海車展的舉辦,為市場提供了大量新車,刺激市場消費,從而帶動汽車需求的增長。而其他地方車展則提供了不小的購車優惠,也起到了拉動消費的作用。
對此,回玉梅分析認為,由于各地春季車展基本集中在4月末和5月初,因此5月庫存指數略有好轉,從年初到現在,市場在不斷恢復。
另一方面,車企官降措施正在顯示出效果。今年以來,國內整體車市銷量處于較為低迷的趨勢。因此,陸續有車企開始實施官方降價措施。例如,今年3月,長城汽車哈弗品牌派發總額度接近10億元的購車和服務紅包活動;日前,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全系車型,也加入了官降“大潮”。
不過,對6月份的市場走向,回玉梅表示,6月份為傳統汽車銷售淡季,有不少經銷商持“不樂觀”的態度。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經銷商應對市場保持理性判斷,汽車市場即將進入淡季,經銷商應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合理控制庫存水平,以防壓力過大。對于廠商,流通協會則表示,希望廠家二季度謹慎安排生產和發車量,減少經銷商因庫存變化帶來的經營風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供稿)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