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暴漲 需警惕價格、“跑路”等三大風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22





      從2萬元人民幣一枚到3萬元人民幣一枚,比特幣只用了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8月17日,比特幣再次刷新了歷史最高價,今日新華社發布評論文章稱,目前比特幣存在三大風險:交叉風險、價格風險、“跑路”風險。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科技產物卻得靠“挖”
     
      比特幣究竟是個啥?比特幣被稱為“幣”,但絕不同于一般貨幣。它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央行發行的,而是基于一種特殊算法通過計算機運算獲得,俗稱“挖礦”。只要有電腦、懂技術,你就可以挖到比特幣。
     
      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起初,精通計算機的人才紛紛來“炫技”挖礦,帶動了全球的“挖礦潮”。隨著比特幣越挖越少,人工逐漸跟不上,市場上又出現了專門用來挖比特幣的“礦機”。
     
      這些功率巨大的計算機得消耗大量的電力,龐大的電費支出讓“礦主”不得不將“礦場”搬往成本相對較低的川西高原,在深山老林或戈壁荒漠里沒日沒夜地挖比特幣。目前,中國從事比特幣挖礦的“礦工”和“礦池”居世界第一。
     
      比特幣的總數量是有限的,據說被限制在2100萬個。因此,越挖價錢越高。2009年比特幣剛誕生時,1美元可以買1300個比特幣;8年后,1個比特幣的價格突破了4000美元。8月以來,國內比特幣價格持續攀升,17日更是突破了每枚3萬元,半月漲幅超50%。
     
      比特幣價格的節節攀升,令不少人趨之若鶩。很多普通投資者連比特幣是個啥都沒搞清楚,就沖著漲勢一股腦地涌進來想要“一夜暴富”。目前,國內交易平臺客戶資金余額已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大于零的投資者超百萬人。
     
      叫“幣”卻不能流通
     
      在我國,比特幣被定義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是法定貨幣,不能流通和使用。都叫做“幣”了,為啥不能流通呢?這主要還是基于風險考慮。
     
      一開始,比特幣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受到網絡玩家的追捧;后來,有人逐漸使用比特幣兌換一些網絡上的虛擬物品;再后來,有人開始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由于具有匿名、不受國界限制、不易追蹤等特性,比特幣逐漸被不法分子作為兌換和支付手段:
     
      非法交易:近期,美國聯邦調查局主導的多國聯合行動搗毀了全球最大的從事毒品、武器和其他非法物品交易的暗網平臺“阿爾法灣”,其網站上的非法交易全部通過比特幣等加密虛擬貨幣完成。
     
      網絡攻擊:前一段時間影響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中,黑客將比特幣作為支付贖金的方式。
     
      網絡詐騙: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OKCoin幣行曾因未履行反洗錢義務,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洗錢活動,致使電信詐騙受害人的巨額財產遭受損失。
     
      跨境轉移資產:用比特幣轉賬,不需要在銀行開設實名賬戶,也無需經過任何第三方機構,直接輸入數字地址即可完成交易。因此,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在境內購買比特幣,將其轉移到境外的交易平臺賣出提現,實現資產跨境轉移,從而規避我國外匯監管。
     
      基于風險考慮,目前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都持謹慎態度,紛紛將比特幣交易納入監管體系。
     
      世界各國對比特幣及其交易活動的態度可分為兩類,一是承認比特幣及其交易活動的合法性,并出臺相關監管規則,如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二是認定比特幣交易活動非法,如俄羅斯、泰國、印度尼西亞等。
     
      我國不僅不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屬性,而且不允許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
     
      “喊漲”卻讓人不踏實
     
      只能作為虛擬商品進行交易的比特幣,為啥一個勁地喊漲卻讓市場感到不踏實?這得從我國的比特幣交易平臺說起。
     
      目前,我國比特幣交易大多以交易平臺為核心,交易區域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其中,北京地區比特幣平臺的日均成交量占85%以上。
     
      在中國,比特幣持有量最低時僅占全球總量的7%,但成交量卻是國外的數倍,最高時占全球八成以上。比特幣在中國較高的換手率,凸顯了部分投資者的投機心理,而在背后推波助瀾的則是部分交易平臺。當下,加速膨脹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正將比特幣的風險推向一個新領域——金融。
     
      交叉風險:部分比特幣交易平臺將比特幣包裝成一種“一本萬利”的投資品,吸引投資者涌向交易平臺,其中不乏私募基金等金融機構。通過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交叉滲透,比特幣風險容易蔓延至金融領域。
     
      價格風險:比特幣市場容量較小,沒有漲跌幅限制,兌換價格容易被投機分子控制,加上各國對比特幣的政策仍在逐步明確過程中,因此比特幣的兌換價格波動劇烈。目前,不少交易平臺慫恿會員參與高杠桿的期貨交易,自己坐莊暗中操縱市場,虛假交易,令投資人的資產權益難以保障。
     
      “跑路”風險:目前,國內比特幣平臺高達數十億元的客戶資金缺乏第三方存管。一些比特幣交易平臺掌握投資者的轉賬、支付密鑰和口令,一旦平臺經營者決定跑路,瞬間可將大量比特幣轉移至其他地址,平臺經營主體挪用甚至侵吞客戶比特幣資產沒有技術障礙。
     
      近期,央行在對北京地區主要交易平臺的現場檢查中發現,火幣網和OKCoin幣行均利用投資者充值形成的沉淀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合計約10億元人民幣。
     
      新生事物發展得太快,監管必須迅速跟上步伐,積極完善制度法規,把比特幣裝進監管的籠子。面對嚴重違規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監管應絕不手軟,關停取締。
     
      與此同時,廣大投資人也應該擦亮眼睛,不要被眼前短期利益所迷惑,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投資品。比特幣屬于高風險性投資品,投資者應熟知風險、警惕風險。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八年猛漲超500萬倍 癲狂比特幣或正重演郁金香泡沫

      八年猛漲超500萬倍 癲狂比特幣或正重演郁金香泡沫

      比特幣近來漲勢如虹,自年初至8月13日,比特幣價格已經從956 18美元上漲至4045 89美元,漲幅高達3 23倍。僅從7月17日至8月13日的不到一個月時間里,漲幅已翻番,比特幣價格進入快速躥升期
      2017-08-14
    • 比特幣飆升危機四伏 專家建議盡快關停違規平臺

      比特幣飆升危機四伏 專家建議盡快關停違規平臺

       5月以來,比特幣又開啟一波瘋狂漲勢。尤其是8月,比特幣價格一路飆升,從每枚18000元左右一度突破30000元,創下歷史新高。數據顯示,7月1日到7月31日,國內比特幣交易成交額為301 7億元,占全球總交易量的30%。
      2017-08-28
    • 比特幣大幅下跌“區塊鏈”泡沫需警惕

      比特幣大幅下跌“區塊鏈”泡沫需警惕

      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近期出現大跌,從年初至今已持續下跌近七成。專家表示,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當前許多所謂“區塊鏈”項目存在嚴重泡沫,投資需謹防風險。
      2018-12-11
    • 比特幣瘋狂模式再度開啟  警惕炒作風險

      比特幣瘋狂模式再度開啟 警惕炒作風險"倒灌"

      蟄伏多時的數字貨幣比特幣,最近如同“脫韁的野馬”,價格一路飛漲。行業資訊平臺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盡管比特幣歷史最高價仍記錄為2017年12月17日創下的20089美元,但截至12月2日,多家交易平臺價格已創下歷史新高。
      2020-12-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