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航空投資熱潮涌現 企業虧損難題待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24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里的這句話用來形容當前我國的通用航空產業最為恰當。但是,無論是樂觀者還是悲觀者,都無法阻擋通航產業成為下一個萬億產業。
    tongyonghangkong
    (圖片來源:互聯網)
      相關專家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國內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熱潮持續升溫,國家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不斷深化,利好政策接連出臺,各方力量蓄勢待發,產業基礎日益擴大,國外廠商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相繼在中國進行通用飛機整機生產或轉包生產,“中國造”通用飛機正在廣泛布局,中國通用航空產業已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最好時期。
     
      然而,在通用航空產業前景看似一片錦繡背后,通用航空企業卻是大面積虧損。在此情況下,如何讓更多的通用航空企業走出困境、扭虧為盈,并逐步實現行業的健康穩步發展成為各方面關注的焦點。
     
      通航產業規模將超1萬億
     
      通航產業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中研普華研究員孫玉嬌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通航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
     
      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著眾多企業的目光。2015年5月,中化巖土全資收購浙江中青國際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這家航空俱樂部在2003年就獲得了中國民航總局的批準。
     
      據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明榮介紹,早在2012年8月,他們公司就與浙江安吉縣政府就建設安吉子湖通用機場簽訂投資協議。通過幾年的論證規劃和建設,機場終于在今年6月正式啟用。他告訴記者,這是國家民航總局今年4月份出臺《通用機場分類管理辦法》后,全國首個獲批的A1類通用機場,也是長三角地區首個建成啟用,標準最高、質量最好的通用航空機場。
     
      非航空企業進入通航產業中化巖土絕非個案。孫玉嬌告訴記者,2014年,中國民生投資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并購民生國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亞聯公務機有限公司。2015年,山河智能公司公告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用于收購加拿大AvmaxGroupInc.100%股權。Avmax的主要業務包括飛機租賃業務、包機服務、飛機零配件銷售業務及其他飛機相關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通用航空企業345家,在冊通用航空器達到2205架,通用航空年飛行總量接近80萬小時,全國各類通用航空產業園區達140余個。
     
      在企業加快布局的情況下,是通航產業的投資過熱。孫玉嬌對記者表示,目前通航產業發展過熱,主要由于通用飛機數量大幅增加,但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以及運營成本高企等難題始終未解,各路資本涌入通航產業后,很容易出現投資過熱現象。
     
      而在中鼎國盛(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李俊天看來,產業是否過熱主要從兩個層面考慮:一是站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角度看,通航產業發展還沒到火候,也可以說遠遠不夠,因為國家的通航基礎設施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還需要建設更多的機場設施;二是站在單一城市、單一產業來看,現在的發展不是過熱,而是盲目,因為大家都沒有考慮真正可以落地的市場在哪兒就開始買飛機、建機場。
     
      記者也注意到,上述《意見》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多數航空企業虧損
     
      盡管通用航空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但是大多數通航企業經營連年虧損卻是繞不過去的一道檻。
     
      事實上,近幾年來,關于通用航空企業半數虧損乃至60%、70%虧損的話題從沒有消弭過。而在北京潞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張金鵬看來,可能情況更嚴重,有80%、90%的通用航空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他對《中國企業報》記者坦言,他們公司目前也處于虧損狀態,但由于他們一直以來都是按照市場化規律運行,公司總體上還處于正常運轉。他分析,一方面是公司目前規模還不大,飛機數量和員工數量都較少,總體經營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是在做好直升機培訓主業的同時,不斷拓寬業務渠道,在飛機體驗、婚慶、旅游等方面做了許多努力,獲得了一些回報。
     
      某航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余科(化名)非常贊同張金鵬的說法。他告訴記者,現在做通用航空的公司絕大部分都不賺錢,一年虧損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數千萬元很常見。他直言不諱地說,他們并不太關注賺錢問題,因為他們背后是大型國有企業,本身就不指望通過通航公司賺錢,只需要幫助集團維護好客戶的關系。另外,也有一些企業為了融資需要,買幾架飛機裝點門面,不指望通航公司賺錢。
     
      孫玉嬌對記者表示,通航產業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由于成本較高、盈利難,依賴補貼一直困擾著行業的發展。
     
      實際上從新三板通航企業的經營狀況也能看出通航企業經營的困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6日,共有12家新三板掛牌通航企業公布了2017半年度報告,其中6家企業報告期內處于虧損狀態。
     
      政策需要落地 企業要拓市場
     
      諸多瓶頸制約著通航產業的發展。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通航處處長李天宇用“大勢向好,路徑曲折,熱度上升,飛得不多”16個字概括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目前的形勢。他認為,雖然我國通航產業發展迅猛,但通用航空的發展仍受規制成本高、空域使用難、機場建設慢這三個問題制約。
     
      成本確實是一道難關。余科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現在空域審批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并不是。按照一般流程,航空線路審批一般提前一天就可以審批下來,但很多城市之間只有一條航線,這就造成了飛機排隊等著航線飛的現象。這還是正常情況下,如果遇到軍方需要航線時就更加緊張了。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僅2017年上半年,我國就發布了20多項與通用航空相關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民航局發布的國內首部《直升機電力作業安全規程》和《通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的實施意見》等。
     
      但是,這些政策只是一種鼓勵和刺激手段,還沒有具體措施來解決當前通航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對此,張金鵬建議,國家應該出臺更具體的支持政策,比如在扶持資金、空域管控、政策資源等方面加大力度,幫助企業減虧,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除了政策支持,通航企業走出困境還需要自身的努力。記者注意到,浙江中青國際航空俱樂部就把青少年引導到機場進行科普教育。讓專業人士給青少年講解飛機構造、飛行原理等知識;讓小朋友參與親自體驗過安檢、到塔臺參觀、到停機坪近距離觀察飛機以及吃一次航空餐等活動,深受學生喜愛。
     
      而在李俊天看來,發展通航產業要先解決市場問題,以及用戶的普及、用戶的教育、用戶的培養,通過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
     
      中鼎國盛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3日,他們已經開展航普課程教育200多期,已經為60372人進行公益性科普教育,幫助有駕駛飛機夢想的14351人感受了飛行的樂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李俊天向記者透露,他們公司今年業績已經突破5000萬元。
     
      另外,中鼎國盛牽頭并贊助成立的航空科普促進中心,正在全國建設第一批50個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航空人才培訓基地,目前已建成了北京八達嶺通用航空機場等8個基地。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從趨勢上看,通用航空業快速發展的階段將在3—5年內到來,當前正處在市場培育期,通航企業應盡快形成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找準盈利模式。(記者 鐘文)
     
      轉自: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