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出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國人大代表、烽火科技集團副總裁余少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現階段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抓手。
(圖片來源: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是重要抓手
余少華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支撐工業系統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機器、原材料、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人、各類數據等要素之間的網絡互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業態和新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制造領域、從網絡經濟向實體經濟延伸的核心載體。
從企業市場競爭和自身效率提升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普及應用,深刻改變著制造業各行業的制造理念、制造生態、制造流程和制造工具,正推動工業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人網物三元互聯、滲透和融合。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水平和現實基礎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綜合能力不足,標準體系不完善,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水平都有待提升,缺乏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生態尚待建立,人才支撐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而目前“盡力而為”的傳輸模式已無法滿足工廠高可靠、低時延、廣覆蓋、高安全的要求,現有工廠網絡則由于傳輸距離短、覆蓋范圍窄、移動性差、擴展性弱、互聯互通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約了數據流和信息流的跨系統、跨區域流動,一批軟硬件共性技術與關鍵技術嚴重缺失。缺乏統一的標準接口,網絡互聯、數據互通性差。工業互聯網安全方面存在著管理和防護不到位、產業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工業信息安全的人才匱乏、工業信息安全的意識不足等問題。
余少華建議,新增“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一期)”國家重大專項,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網絡體系和安全體系的建設,在現有各類網絡基礎上打造全新的工業互聯網。
高端光電子器件存在短板
近年,烽火科技集團在光通信市場快速發展。余少華表示,我國在光通信領域整體實力較強,但在高端芯片、高端器件上的開發能力還有待提高。“四個數字能夠看出我國光網絡實力。”余少華說,“一是光纖光纜全球市場份額國內企業占一半多;二是光網絡系統國內企業市場份額超過2/5,接近一半;三是光接入市場國內企業占3/4全球市場份額;四是光電子器件我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約1/8多,但光電子器件我國基本處于中低端市場。”
余少華告訴記者,高端光芯片和集成電路是光通信的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在高端光芯片和集成電路上還存在短板,國內企業正在研發,已取得很大進展。主要挑戰存在于高端的芯片工藝及材料、高端裝備和相應的高端人才缺乏。
余少華說,建設制造強國,最重要的就是核心技術,而且是一系列的核心技術,包括集成電路、基礎軟件、光電子等基礎產業方面,也包括寬帶無線移動系統、互聯網設備、光纖傳輸系統、物聯網、傳感系統、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等多個方面的核心技術。來自制造業的科技革命還在深化,中國建設制造強國,就是要搭上科技革命的“高鐵”,爭取占據有利位置,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記者劉晶)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