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攻堅期。但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發展自主知識產權集成電路迫在眉捷。”貴州省科技廳副廳長、貴州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林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圖片來源:互聯網)
2014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公布實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確立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主線,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步伐。林浩介紹,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8.7%,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增速上,均繼續領跑全球。但統計數據同時顯示,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品進口總額達2270億美元,繼續成為國內進口數額最大的商品,國內市場供需失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關鍵核心產品仍然依賴進口。同時,集成電路是實現信息安全的基石,發展自主研發、安全可控的集成電路迫在眉睫。
林浩坦言,在貴州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知識產權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貴州全省生產集成電路1.5175億塊,同比增長29.7%,較2015年3079.68萬塊增長了4.9倍。特別是貴州省貴安新區,把發展集成電路作為大數據產業的核心業態,從服務器芯片設計領域切入,構建具有貴安特色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打造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為推動產業發展,貴州省一方面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另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要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下功夫,才能營造有利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同時也更有利于國際市場的開拓。”林浩說。
面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林浩指出,目前貴安新區雖然具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但在國家“十三五”集成電路產業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中,貴州僅有華芯通項目進入了規劃布局,不足以支撐貴州大數據產業的戰略發展需要。
如何進一步扶持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產業?林浩認為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全國兩會上,林浩提交了一份《將貴安新區打造成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布局的重點區域》的提案,建議協調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支持將集成電路生產制造、封裝測試、設計等產業布局落戶貴州,并把貴安新區作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布局的重點區域,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改變我國核心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記者 竇新穎)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