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乳業十年變遷 全產業鏈發展亟待破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08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乳業正在迎來振興。


      在產品質量上,我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連續多年在食品行業中名列前茅;從乳企角度來看,伊利、蒙牛已經進入全球乳企十強,多家企業邁出“走出去”的步伐。


      不過,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時,中國乳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上游養殖乳企持續承壓,養殖加工發展不平衡;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多元化需求未獲滿足;進口乳制品來勢洶洶,搶占新增消費市場。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如何盡快做強做優中國奶業,是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中國奶業D20企業作為我國乳業振興的引領者,顯然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十年變遷


      三聚氰胺事件雖已過去十年,卻仍然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乳品行業。該事件也使得乳品質量安全被放在首要位置。


      “質量安全是乳品企業的生命。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9月27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2018年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上表示。


      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著重指出,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最終檢驗的結果要看消費者與市場是否認可,重中之重是質量安全是否得到根本保證。


      事實上,中國乳業在產品質量上已取得較多成就。于康震在上述峰會上提到,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9年保持100%。


      此外,我國規模牧場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標都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乳制品抽檢合格率、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都超過99%,在食品行業中名列前茅。


      同時,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已成為奶牛養殖的主力軍,奶牛年均單產7噸,比2012年增加1.4噸。


      而從乳企的發展來看,伊利、蒙牛已經進入全球乳企十強;君樂寶嬰幼兒奶粉登陸香港、澳門市場,現代牧業四連冠、飛鶴嬰幼兒奶粉三連冠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中國內地奶業逐步走上國際大舞臺。


      不過,我國奶業發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于康震提到,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生鮮乳生產與進口乳制品增長不平衡,國產乳制品市場培育不充分,近五年進口乳制品占據了新增消費市場的80%。


      上游企業承壓凸顯全產業鏈難題


      眾所周知,奶業橫跨一、二、三產業,涉及養殖、研發、生產、流通、消費以及服務等各個方面。尋求全產業鏈的和諧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從當下看,我國上游養殖企業仍然承擔著很大的壓力。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原奶收購價格從今年1月到8月連續下跌近8個月。相關媒體報道,今年8月第三周,我國主要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為3.38元/公斤,接近歷史“冰點”。


      散戶日子難熬,大型養殖上市公司同樣艱難。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圣牧、現代牧業、西部牧業的凈利潤分別虧損11.86億元、1.4億元和4161.66萬元。


      事實上,上述企業均有向下游探索,只是具體效果并不明顯。根據《中國經營報》此前報道,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圣牧液態奶業務營收為4.8億元,同比降低31.1%,液態奶業務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降幅較大,由2017年同期的60.5%下降至目前的34.3%。


      而對于中國乳業來說,如何尋求全產業鏈的和諧發展,是亟待破解的難題之一。


      伊利集團在此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據該公司執行總裁張劍秋介紹,伊利推動和完善與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利益聯結,通過技能培訓、金融扶持等多種形式,幫助產業鏈合作伙伴形成了利益聯結的共同體。“截至今年6月,伊利已為近4000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累計提供了206億元的金融支持,有效解決了他們的融資難題,推動了產業鏈協同發展。”他說。


      資深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大型養殖企業來說,應從源頭上降低養殖成本,重點發展下游產業,打造重點單品,提高產業變現能力。


      蒙牛成為現代牧業大股東后,將下游品牌奶業務交給蒙牛運營。蒙牛集團CEO盧敏放曾表示,在2018年上半年,現代牧業雖仍未扭虧,但該公司核心指標凈現金流轉正,從經營上完全走上了正軌。此外,現代牧業還給蒙牛提供了優質的奶源。


      抱團打天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表示,國內奶制品企業應加強培育品牌,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乳制品企業集團。


      在上述峰會上,多家D20企業提到“大聯合、大協作”。蒙牛副總裁李鵬程認為,“中國奶業”在國際上本身就是一個大品牌,D20任何一家企業的成就都將給這個大品牌帶來利益,而D20任何一家企業的問題也會讓這個大品牌受到傷害。D20企業應為中國奶業打造世界級品牌而共同努力。


      中國D20乳企抱團打天下,打進國際市場勢在必行,不過中國乳企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還很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曾提到,標準化事關話語權,中國乳業龍頭企業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乳企如果能夠掌握國際乳品研發體系、相關產品標準的制定,以及產品升級后帶來標準制定,將有利于提升中國乳業的國際話語權。


      顯然,這需要我國乳企集體之力,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張劍秋認為,奶業振興需要龍頭引領,D20企業是中國乳業的佼佼者,在設備技術水平、產品創新能力、品牌輻射力、國際影響力等方面更為突出。全行業應著眼長遠、協同發展、凝聚一心,形成推動奶業振興的強大共同體。


      在上述峰會上發布的《中國奶業D20聯盟呼倫貝爾宣言》,則給D20乳企抱團打天下提供了具體路徑。其中包括: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大力推進養殖振興;提高乳制品核心競爭力,大力推進加工振興;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大力推進奶粉振興;密切養殖加工利益聯結,大力推進效益振興;強化奶業科普宣傳引導,大力推進消費振興。


      轉自:中國經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銷量“腰斬” 乳業求解疫情“大考”

      銷量“腰斬” 乳業求解疫情“大考”

      專家認為,疫情或將導致部分奶農退出市場,隨著疫情過后乳品消費快速恢復,原奶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加上國際“黑天鵝”事件頻發,世界一些牛奶主產區貨幣貶值等,我國奶業振興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2020-02-27
    • 手機產業鏈廠商加速證券化 “雙高”風險驟增

      種種跡象顯示手機產業鏈公司正在加速證券化。在業內人士看來,手機產業鏈加快證券化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利潤走低。由此,上市公司相關并購的高估值與高業績承諾風險值得關注。
      2017-03-23
    • 我國碳纖維行業亟待突破發展瓶頸 提升產業競爭力

      我國從事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研制生產,以及設備制造的企業雖有百余家,但上游材料產業產能分散、生產線規模小、品種單一、生產成本高
      2017-05-19
    • PX供應將從短缺走向過剩 芳烴產業鏈須做好籌規劃

      但隨著技術及投資門檻下降,未來10年國內新建的對二甲苯(PX)產能規模將遠大于同期凈增的需求規模,目前短缺的PX產業幾年后就將出現過剩,同時產能的地區結構性矛盾也會突出,芳烴產業鏈必須做好市場和資源的統籌規劃。
      2017-09-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