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價上漲火電企業近半虧損 煤電博弈進入定調關鍵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30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多地調研了解到,今年電煤價格全程高于國家發改委規定的綠色區間,當下供暖季局部地區出現供應吃緊的態勢。而受累于此,火電行業虧損面接近一半,預計全年累計虧損數百億。


      眼下,年底2019年煤電合同的簽訂正陸續展開,這將是決定明年市場基調的關鍵期,煤電雙方博弈加碼。業內人士呼吁明年去產能避免一刀切,相關部門需出臺政策,加快改革。


      局地煤炭吃緊 價格漲出“綠色區間”


      作為燃煤管理部部長,寧志強最近很忙,正在跟幾家煤礦協商采購的問題。他所在的內蒙古上都電廠與勝利煤田簽訂了1350萬噸的長協合同,但由于今年用煤總量增加,目前還存在130萬噸的用煤缺口,庫存長期處于7天左右,近期最低則降至2天,而正常水平應該是15天。


      這種供應緊張的態勢并不是個例。進入供暖季后,受去產能、東三省保供、鐵路運力有限、煤化工等新建項目增加用煤量等多重因素影響,煤炭大省內蒙古特別是蒙東地區煤炭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部分電廠電煤庫存較低,僅有2至3天用量。


      寧夏有著類似的情況。隨著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煤電、煤化工等煤炭轉化項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寧夏煤炭需求快速增長,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預計2018年達5000萬噸。


      與此相對應的,是煤炭價格保持高位運行。重點企業神華寧煤集團1-10月綜合價(含稅)445.03元/噸,同比增加43.85元/噸。寧夏電煤基本價為340元/噸;無煙精煤1329.11元/噸,同比增加310.45元/噸;煙塊煤616.05元/噸,同比增加22.51元/噸,煙末煤344.28元/噸,同比增加18.23元/噸。


      寧夏自治區發改委能源行業管理處副處長海瑞說,從去年到今年,煤炭供需關系比較緊張,所以煤炭價格處于上升趨勢,雖然局部地區、個別時段煤價有所下降,但是大趨勢是上漲。現在,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等4省區要保證全國20多個省的煤炭供應。


      作為煤炭市場風向標,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今年來也是高位波動運行。11月28日最新一期報收于571元/噸,環比上漲1元/噸。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根據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反映電煤采購綜合成本的CECI5500大卡綜合價前三季度波動區間為571-635元/噸,各期價格都超過了《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中規定的綠色區間上限。


      火電企業近半虧損 累計超百億


      寧志強表示,近兩年煤炭供應偏緊導致煤價一路上漲,上都電廠長協煤價格約為140元/噸,明顯低于市場價,盡管長協煤對市場穩定起了很大作用,但價格也在不斷攀升。電廠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利潤空間正在被壓縮,不少電廠都處于虧損狀態。


      寧夏一家電廠的計劃營銷部主任介紹說,由于近80%的發電成本都在煤炭燃料上,電廠連續兩年虧損,去年虧損1.2億元,今年預計虧損1.5億元。寧夏的煤價在全國屬于中低水平,但是上網電價是全國最低之一,電價也一直沒有調整,火電企業都不太好過。


      《報告》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全國發電行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導致電煤采購成本同比提高近400億元。疊加電價調整滯后、利息壓力加大、產能利用率低等原因,1—8月,火電行業資產利潤率僅為1.1%,全國火電虧損面為47.3%。


      “我們火電板塊每個月虧10億元,今年效益很差,四處削減開支。”某發電央企人士預計,2018年全年火電板塊虧損額遠超百億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調研的山西省火電企業中有83%虧損。此前有媒體報道,四川火電處于全行業虧損的狀態,至少一半電廠的負債率達到100%,其中部分企業超過150%,安全、環保改造等日常運維的資金缺口巨大。


      這種影響也擴展到產業鏈。寧夏一家碳化硅企業負責人說,煤價從2016年每噸240元漲到現在每噸340元,電廠給企業的讓利也從每度優惠3分至5分,到現在每度只能優惠3厘至8厘,企業一年下來多掏1300萬元至1500萬元電費,電價優惠少了,企業用電成本升高,下游產品肯定也要上漲。


      煤電博弈明年市場定調


      明年的市場基調如何,是當前眾多業內人士最為關心的議題,煤電合同的簽訂至關重要。按照慣例,這項工作將在年底展開,除了煤電企業自行組織訂貨會,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將在12月5日召開2019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屆時將組織部分企業集中簽訂三年期及以上煤炭中長期合同。


      作為穩定電煤供需關系和價格波動的“壓艙石”,電煤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履約情況成為國家發改委監管的重點。國家發改委2017年發布的《關于加快簽訂和嚴格履行煤炭中長期合同的通知》要求,簽訂的年度中長期合同數量占供應量和采購量的比例達到75%以上,合同的履約率不低于90%。


      有業內人士指出,簽訂明年合同時,煤電雙方博弈會加強,電廠將想方設法多采購長協煤,從而打壓市場價格,煤企盡量變相降低長協煤投放量,抬高市場價格,由此造成市場價格波動頻繁。寧志強判斷,明年電廠長協煤價格可能會上漲10元/噸左右。


      中電投先融期貨日前開展的調研結果顯示,大型煤企通過壟斷從市場采購現貨,并將年度長協煤、月度長協煤及現貨捆綁銷售給電力企業,目前各發電集團正聯合尋求國家發改委對2019年中長期合同簽訂進行協調,解除大型煤企的捆綁銷售。


      海瑞建議,考慮到先進產能的具體生產情況,能否不再對產能一刀切,推出彈性生產的政策,以釋放先進產能,有效增加煤炭供給。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處人員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快未批先建煤礦項目審批手續辦理,爭取早日依法合規生產建設,緩解煤炭緊缺局面。此外,幫助協調沈鐵局、呼鐵局加大煤炭運輸調度,增加外運車皮和排空車數量,及時提升運力以適應煤礦調峰季的特點。


      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副總工程師李盛表示,要解決地區煤炭供應緊張問題,建議鼓勵煤炭產地的企業與煤炭需求大的地區進行合作,建設儲煤基地,設立調峰煤礦,實現煤炭供應的動態平衡。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專家建議,加快電力體制的綜合改革,實現電力公益性與商品性的有效兼容。(記者 王璐 于瑤 安路蒙)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煤價高企 火電企業下半年仍難脫困

      煤價高企 火電企業下半年仍難脫困

      電煤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市場交易電量降價幅度較大、且規模繼續擴大,發電成本難以有效向外疏導,預計煤電企業將持續虧損,發電企業生產經營繼續面臨嚴峻困難與挑戰。
      2017-07-27
    • 煤價大漲再創今年新高 已超紅色警戒線恐遭調控

      煤價大漲再創今年新高 已超紅色警戒線恐遭調控

      分析師表示,煤價上漲主要是淡季需求仍然不斷增加,而供應卻持續受限。一是產量難釋放,二是環保等因素也進一步導致煤炭供應減少。因此,煤價短期仍將維持高位。
      2017-09-21
    • 煤價連跌逼近紅色區間 多企業聯合限產穩價

      煤價連跌逼近紅色區間 多企業聯合限產穩價

      近兩個月來,受供需關系影響,國內煤價出現持續下跌。作為國內煤市風向標,CCI5500現貨指數累計下跌了約15%至486元 噸,為最近四年首次跌破綠色區間(500元至570元)。
      2020-04-28
    • 五大發電集團一季度虧損加劇 煤電企業業績兩極分化

      一季度財報的披露完成,上市的電企與煤企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數據顯示,一季度由于煤價漲幅較大,煤企實現翻身,18家煤企一季度業績集體向好,但38家電企中,16家電企一季度則陷入虧損
      2017-05-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