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7000多個組團單位幫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20





      走進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大麥山鎮,層層疊疊的壯美梯田、寬敞平坦的鄉間村道、錯落有致的特色民居,處處透露著勃勃生機。


      兩年多來,隨著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的深入開展,大麥山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生活越來越幸福。


      與駐大麥山鎮工作隊一道,自2021年6月以來,全省1190個幫扶工作隊,共有7000多個組團單位,選派8000多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4000多名科技特派員、金融助理、“三支一扶”等專業人才和2000多名高校畢業生志愿者駐鎮駐村參與鄉村振興。


      兩年多來,廣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各組團幫扶單位、各幫扶工作隊,聚焦鎮村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統籌謀劃幫扶項目,充分運用各類幫扶資源,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取得階段性成效。駐鎮幫鎮扶村機制成為匯聚各方力量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


      緊緊抓牢產業發展第一要務


      麻辣大頭菜、頭菜扣肉、干飯王……在位于茂名信宜市丁堡鎮的滿姨(廣東省)營養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展廳里,各種預制菜產品琳瑯滿目。


      “我們帶動155戶村民種植大頭菜500余畝,今年可望增加到1000畝。”滿姨食品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農民在水稻收割后可種植大頭菜,公司免費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3個月可以收成,然后再種植水稻。現在,每畝凈增收2000元,聯農帶農成效顯著。


      這是駐丁堡鎮幫扶工作隊建立的“鎮村集體經濟發展、集聚資源招商引資、結對幫扶增強內力、優質項目引進落地”四大平臺工作帶來的變化。


      針對丁堡鎮產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落后、資源稟賦匱乏的現狀,組團幫扶單位及工作隊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三步走”幫扶策略。即扶持一家企業、幫扶一個鄉鎮、搭建一個幫扶平臺。


      國家稅務總局駐廣州特派員辦事處派駐信宜市丁堡鎮幫扶工作隊隊長駱慶軍告訴記者,工作隊與鎮村統一認識,促成丁堡鎮12個行政村經濟聯合社聯合成立2家集體企業——信宜市強堡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信宜市金堡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鎮村集約資源、接受幫扶、壯大經濟、產業發展、聯農富農的載體和平臺。


      其中,興丁保公司與強堡盛公司簽訂幫扶框架協議,在原材料供應、勞動力就業等方面深入合作。強堡盛公司代表丁堡鎮12個行政村入股興丁保公司,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既有活干,又有錢賺,在扶持壯大鎮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不僅僅是駐丁堡鎮幫扶工作隊,全省各駐鎮工作隊緊緊抓牢產業發展第一要務,千方百計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探索“以鄉村振興幫扶為載體,構建產業共建、產權共有、鎮村共治、發展共享的聯辦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有效實現鎮村集體經濟增收。


      其中,韶關市借助幫鎮扶村平臺,在全市99個涉農鄉鎮(街道)創新成立強鎮富村公司,就是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的有益探索。2022年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比2021年增加33%。


      幫助鄉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


      8月初,水頭藥王谷醫養中心迎來開業,水頭人民正期盼著這張“新名片”為鎮上帶來更多人氣與財氣。


      近年來,在省紀委監委、廣州中醫藥大學等組團幫扶單位的共同推動下,清遠市佛岡縣水頭鎮以國際醫養中心為載體,加上鎮上配套建設潖江綠道網、“農光旅”“江源水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共享菜園、艾草谷等生態項目,探索大廣州都市圈醫療養老服務跨區域合作。


      然而,兩年前的水頭,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工作隊入駐之初,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破舊的景象,群眾紛紛反映水頭鎮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圩鎮面貌沒有大的變化,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欠賬較大。”駐佛岡縣水頭鎮幫扶工作隊隊長謝少舉至今仍記憶猶新。


      “必須盡快補齊民生設施短板,下大力氣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方能打開人才和資本從城市向鄉村流動的大門。”謝少舉說,工作隊堅持系統集成全鎮域統一籌劃,按照建設服務農民區域公共中心要求,多方籌措資金6.2億元實施圩鎮改造、雨污管網和三線下地、多功能農貿市場等20個基礎設施項目,其中綠道網、黨群服務中心等8個項目已竣工投用。


      過去兩年,水頭鎮新修農田水利55個,鋪設污水管、雨水管、排洪渠34.1公里,農村道路單改雙23.7公里,宜居宜業宜游特色小鎮比較優勢日益顯現,累計吸引博士、碩士下鄉支援鄉村振興約80人,吸引產業資本下鄉開展建設超過16.8億元。


      不僅僅是水頭鎮,兩年多來,全省各地充分發揮駐鎮幫鎮扶村組團單位資源優勢,引進專家團隊,幫助鄉鎮不斷完善鎮農田水利、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計劃。


      目前,全省901個被幫扶鎮均已完成鎮域鄉村振興規劃、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5年規劃的編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路徑更加清晰。


      投入幫扶資源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這下我們新寨村3000多名群眾再也不用愁供水不穩定的問題啦!”大麥山鎮新寨村村委會主任唐志勇高興地說,在廣州市城投集團支持下,新寨村委白浪村片區3000米長自來水主管得到了更換,真正解決了大麥山鎮群眾的大難題。


      兩年多來,作為大麥山鎮幫扶單位之一,廣州市城投集團累計籌資234萬余元,分兩批次用于解決群眾長期反映、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一批項目幫助解決了飲水難、出行難、灌溉難等“急難愁盼”,受益群眾5000多名,受益農田500多畝,獲得了干部群眾一致好評,目前已全部結項;第二批項目包括白芒村淘寶、郵政便民綜合服務站建設,白芒村文化廣場升級改造,大麥山鎮中心小學閱覽室建設,大麥山鎮中學公廁新建、修繕擴建以及操場照明系統改造等。


      其中,白芒村郵政便民綜合服務中心在今年6月正式開業。該中心為群眾提供“購物不出村、金融不出村、銷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創業不出村”的“五不出村”綜合服務。寄送快遞、存錢取錢等事項,村民不再需要跑到鎮上或者縣城辦理,在便民服務中心就能解決,同時還可以將當地農產品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出去。“有了這個服務中心,我們村的農產品上直播了,銷售渠道多了,生活更有盼頭。”村民連連稱贊道。


      和大麥山鎮一樣,全省各地各幫扶單位配合鎮村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協調投入幫扶資源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如廣州市聚焦對口幫扶地區農村集中供水攻堅行動,累計投入專項幫扶資金7264多萬元,組織廣州市水投集團成立工作專班,赴湛江、清遠市駐點幫扶,累計助力湛江、清遠市解決6萬多人的安全供水難題;省交通集團作為汕頭潮陽區關埠鎮幫扶組團單位,發揮資源優勢,在承建的京灶大橋項目增加投入資金1.2億元,增建關埠鎮高速公路出入口,從根本上解決該鎮長期以來交通滯后問題。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