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力盤活、業務翻番!客貨郵“無縫交接” 大數據高效服務鄉村振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04





      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是整合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資源優勢,通過站點設施、運力網絡、技術裝備、信息平臺的共建共用共享,推進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從2021年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全國超1100個縣級行政區開展了農村客貨郵融合業務。我國共建成縣鄉村三級客貨郵服務站點5萬余個,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1.1萬余條。全國投入代運郵件快件客車近3萬輛,農村貨運班車7000余輛,客車年代運郵件快件超2億件。


      快遞搭上順風車 運力盤活了 業務翻番了


      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將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在一起,打通快遞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在山東無棣,“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有效地為快遞進城提供保障,提高農民的收入,也助力了鄉村振興。


      家住山東無棣縣西小王鎮西小王村的孫德芝老兩口,子女工作常年在外,子女為老兩口網購了智能攝像頭和手機,實現了“云見面”。


      無棣縣城區與鎮村最遠距離超50公里,以前快遞只能到達鎮網點。近年來,當地在改造提升農村公路的同時,還投入超百輛新能源公交車,通過加裝客貨隔板,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客貨兼用。不僅公交車駕駛員兼職“郵遞員”,為村民提供貼心服務,村里的超市也變成了村級客貨郵綜合服務站。


      目前,無棣縣搭建起1個縣級供配中心、10個鎮級服務中心和423個村級服務站,覆蓋501個村的快遞“村村通”三級網絡體系。2024年,無棣縣快遞進村的業務量幾乎翻番,每天超3萬件,同時,快遞企業運營成本節約了近30%,客運企業也盤活了閑置運力和資產。


      搭建平臺惠民生 大數據服務鄉村客貨郵


      作為農村群眾出行、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浙江寧海在公交郵路的基礎上,專門打造集“快遞物流服務中心”“鄉村便民服務中心”等多功能的農村集士驛站,并利用大數據高效服務鄉村振興。


      一大早,浙江寧海縣客貨郵共配中心就開始忙碌起來。


      在專門定制的客貨郵公交車上,除了快遞包裹,還有一些團購的生活物資。司機介紹,因為村里老人居多,到鎮上買東西不方便,手機團購生活物資后,公交車就會一起帶到各村的集士驛站。


      當這些打包好的快遞包裹袋上車后,公交車上的大屏幕內置讀卡器感應到包裹袋上的二維碼,遠在32公里之外的寧海客貨郵智控管理中心內,包裹實時信息和公交車運行軌跡都出現在了大屏幕上。


      截至目前,寧海縣已建成“集士驛站”128個,累計開通公交郵路79條,帶動農產品銷售9000萬元。


      多點融合助推客貨郵“無縫交接”


      交通運輸部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各地需要在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培育、支持符合本地發展實際情況的農村客貨郵發展模式。


      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當地依托客運站服務功能,新建的占地5400平方米的物流園目前正在進行自動化設備的分揀測試安裝。2024年6月投入使用后,物流園將以客運服務與物流體系相配套的方式,開展農產品商貿和產業流通服務。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縣鄉客運站在進行客貨郵站點的改造升級。在2024年年初,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里,明確提出,要融合發展,加強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養護和供銷等方面的資源共建共用,提升農村運輸集約化水平。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