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耿馬縣讓古樹茶成為幫助村民增收致富“金枝玉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19





      在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得龍村,云霧繚繞的深山里生長著數不清的百年野生古茶樹,樹齡以200-300年為主。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霧、無污染的土地讓它們自然繁殖、肆意生長,保持了天然林中的原生態。


      位于大山深處的得龍村古茶樹資源非常豐富。但在過去,由于沒有合適的技術和銷售渠道,這些珍貴的古茶樹一直沒有發揮作用,很多長在田坎、土坎邊上的古茶樹,甚至被村民嫌棄。大部分群眾對茶樹疏于管理,導致古茶樹經濟效益低下,村民們一直抱著“搖錢樹”過窮日子。


      為了喚醒沉睡多年的古茶樹資源,讓這些古茶樹變成助民增收的“搖錢樹”,得龍村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著力打造“得龍古樹茶”品牌,以生態立茶、技術興茶、品牌強茶為措施,推動茶產業發展成為綠色產業、生態產業、健康產業和富民產業。圍繞古樹茶打造“得龍茶”系列品牌,整合茶產業資源,增強從業人員技術,提高茶葉加工品質,挖掘當地茶葉文化,搭建茶葉流通平臺,促進得龍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市場的打開,這些古茶樹變身為當地村民的“致富樹”,曾經“養在深山無人知”的古茶樹煥發光彩,讓農戶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據統計,得龍村有古樹茶80余畝,約1.2萬棵,樹齡200年的有3500多棵。茶葉具有回甘味好、醇香持久、內含物豐富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耿馬縣大力推動茶產業成為特色農業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得龍村古樹茶走上了“合作社發展、品牌提升、產業振興、群眾受益”的產業發展道路。村民們靠著家門口這座天賜的“生態資源庫”,增收有了奔頭,致富有了盼頭,漫山遍野恣意生長的野生古茶樹變成了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枝玉葉”。(劉秀能 賀海俊 彭聯鋼)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