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羊絨的細膩柔軟到羊肉的鮮美可口,再到羊皂的創新應用,一只羊,究竟可以做出多少文章?近日,記者來到陜西省榆林市,了解這里羊產業轉型升級的故事。
榆林市近幾年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打造出一條產業鏈條全、鏈主質量優、發展空間足的羊產業鏈。國家稅務總局榆林市稅務局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提升稅費服務質效,為榆林市羊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羊絨:細膩之中見高端
榆林市子洲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資源稟賦上并不占優勢,但當地養羊傳統悠久。依托這一傳統,子洲縣大力培育出絨細白的山羊品種,引入龍頭企業,建設產業園區,帶領農民走出一條產業富民新路子。
走進位于子洲縣的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的車間,記者見到工人們正從生產線上“摘”下一團團白如云朵、輕如蟬翼的羊絨。據了解,該園區由5家企業投資4.6億元建成,帶動周邊農村飼養超細絨山羊13.6萬余只。去年,參與養殖的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加5000元,達到1.6萬余元。
陜西金山羊服飾有限公司是投資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的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王曉丹告訴記者,近3年來,公司享受出口退稅324萬元,享受各類稅費優惠政策減免約3380萬元,增加了現金流,有助于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優化產業鏈、推動生產模式轉變。這些年,企業生產的羊絨品質出眾,吸引海內外眾多知名品牌的原料方來洽談合作。
去年以來,針對園區涉及養殖、科研、加工、物流、農業主題文旅等多種類型企業的特點,國家稅務總局子洲縣稅務局建立了“一戶式”臺賬,組建線上線下全覆蓋“幫辦團隊”,根據企業經營狀況、發展方向等,量身打造涵蓋政策輔導、政策推送、政策問效在內的全過程服務。截至目前,“幫辦團隊”在園區共提供上門輔導11戶次,遠程輔導32戶次,靶向推送優惠政策80余次,解答涉稅問題42個,協調解決共性問題3個。
羊肉:鮮美之中藏商機
榆林市橫山區是“陜北白絨山羊”品種的誕生地,羊產業一直是這里的富民產業。這些年,橫山區養羊業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截至今年10月,該區羊飼養量超過290萬只,建成存欄2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651家,有萬只養羊示范村30個、10萬只以上養羊大鎮6個。
“以前,我們的羊都是放養,收入低,現在村里搞起了規模養殖,每家每戶的收入增多了。”橫山區馬家梁村養殖戶馬如貴說。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村里形成“村集體+公司+養殖戶”的養殖模式,養殖戶的涉稅事項逐漸增多,稅務部門針對常見的涉稅費問題上門輔導,讓養殖戶享受到國家的好政策。
橫山區香草羊肉制品公司董事長白成愛是橫山羊肉品牌發展的推動者和受益者之一。她從小放羊,2006年創辦公司,如今公司已發展成橫山區羊肉制品的頭部企業。白成愛對稅惠政策感受頗深:“每次看到這一頁頁稅收優惠紅利賬單,我就會回想起公司一步步的發展歷程。今年以來,公司已享受增值稅減免等各項優惠紅利共計160余萬元,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羊皂:創新之中顯智慧
在榆林市橫山區,羊脂油的應用同樣令人眼前一亮。據相關企業測算,過去,由于缺少先進的生產工藝,當地每年有50余噸的羊脂油被浪費掉。如今,經過原材料熬煉、皂化、出模、晾曬、檢驗包裝等18道工序,羊脂油被制作成手工皂、洗衣液等產品,實現了變廢為寶,附加值大幅提升。
橫山區的德益羊羊工貿有限公司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企業。前不久,該公司生產的羊脂皂漂洋過海出口新西蘭,目前正在積極開拓美國、新加坡等國外市場,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羊脂油的品質、環保、健康指標都比工業油脂強得多,在產品研發過程中,我們嚴禁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并持續投入資金進行升級迭代。”德益羊羊公司負責人李新春說。
今年以來,橫山區稅務局精準聚焦企業涉稅訴求,梳理企業涉及的稅費優惠政策清單,組建“稅惠到坊”服務團隊,多次到德益羊羊公司進行輔導,講解“六稅兩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等系列優惠政策,以稅惠紅利助力企業輕裝前行。
“我們公司正處于起步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些稅惠政策對我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公司從2023年7月成立至今已享受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20余萬元,我們要把政策紅利進一步轉化為產品創新的動力。”李新春說。
從羊絨到羊肉再到羊皂,一只羊被賦予了更多可能。下一步,榆林市稅務局將繼續聚焦全市羊產業由單一養殖向全產業鏈發展的目標,充分發揮“稅惠到坊”的惠農、助農、興農作用,進一步延伸稅費服務觸角,幫助企業更精準適用政策,獲得更好發展。(作者:李杰 嶺之南)
轉自:中國稅務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