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萬茶農人均增收1.83萬元 浙江多元解鎖茶產業“共富密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30





      “去年,浙江從事茶葉一產人員達165萬人,茶農人均增收1.83萬元,實現了百萬就業、百億增收。每年春茶采摘季節,浙江還吸引外省采茶工50余萬人,他們的人均月收入可達6000多元。可以說,每片茶葉都承載著共同富裕的‘浙江溫度’。”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召開的加快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大海如是說道。近年來,浙江深入推進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促進茶農增收致富,持續擦亮“世界茶鄉看浙江”金名片,“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真實故事在浙江不斷上演。


      做強品牌 讓更多人搭上“茶快車”


      浙江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年,浙江省茶園面積將達到320萬畝、農業產值將達315億元,培育全國影響力的茶品牌20個,綜合產值力爭突破1300億元。到2027年,茶園面積將擴大到330萬畝、農業產值將達350億元,全國影響力的茶品牌將增加到30個,綜合產值將達1500億元。


      “為實現這些藍圖,浙江茶產業將立足先發優勢,做強龍井茶、白化茶、早茶、其他特色茶四大產區。”楊大海介紹,在品類上,將以綠茶為主導,紅茶、黃茶等多茶類協調發展;在品牌上,將以龍井茶為龍頭,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等多品牌協同并進;在產品上,將以茶葉為主體,茶飲品、茶食品、茶日化品、茶保健品等多產品協力開發,進一步鞏固浙江茶葉強省的優勢地位。


      “在‘三茶’統籌原則、全鏈升級原則、聯農帶富原則指引下,基地將提檔、科技將提能、品牌將提優,并實現融合增效、全鏈增值、政策增持。”楊大海舉例說,龍井茶要更標準、更品牌、更精深;白化茶要打好“融合牌”,搞好多業態;早茶要提品質、強品牌;其他特色茶要“一縣一品”,做精做優。除此之外,要加速名優綠茶全球推廣,支持新茶飲出海,力爭茶葉出口額突破5億美元;支持打造茶葉特色小鎮和精品旅游線路,創建茶葉特色小鎮50個、省級茶旅融合精品線路50條;加快全產業鏈數字化,從茶園到茶杯全程“智慧升級”;支持標準化茶廠、生產線升級、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


      今后,浙江將通過龍頭企業引領,壯大茶產業整體規模,重點培育“專精特新”和“鏈主”茶企,在基地建設、廠房改造、裝備升級、產能提升、冷鏈儲藏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吸納更多當地農民就業,更好發揮帶頭作用。健全“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提高合作社、茶農的組織化程度,建立穩定的茶葉聯農帶農富農機制。支持村企聯營股份合作模式,鼓勵以資產、資金等方式入股與茶企開展合作,實現農村集體資產增值增收。“今年的目標是茶農的人均茶葉收入力爭突破1.95萬元,2027年突破2.1萬元大關。”楊大海強調。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當下,鄉村咖啡館成為網紅打卡地,鄉村茶館同樣具備成為熱門景點的潛力。”楊大海說,為此,浙江將建設一批功能豐富的茶葉特色鎮和特色村,深入挖掘茶文旅資源,開發茶園+創意加工、茶園+主題民宿、茶園+風景名勝等特色茶旅線路,培育“學茶、玩茶、用茶、識茶”的“新茶人”,形成功能多樣、產品豐富、業態多彩的浙茶新格局,助推茶產業連年增效,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健全標準 讓新茶飲也能“走出去”


      當前,新茶飲、新茶食已成為茶產業發展的新賽道和新增長點。


      “浙江在新茶飲、新茶食上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比如農夫山泉、古茗、華茗園等頭部企業已開發多款產品。”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良偉介紹,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九宇抹茶冰激凌、知味觀茶糕點等茶食品大受歡迎,龍井小麥啤酒、極白沐歌茶啤等茶葉跨界產品火爆“出圈”。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浙江省原料茶實現產值超20億元,同時還成為全球最大的抹茶生產基地。接下來,浙江將集中全省8家國字號茶葉科研機構的力量,聯合企業研發力量,組織實施新茶飲、新茶食相關重大科技項目,聚焦龍井茶、白化茶、香茶等重點茶類,在品種、加工、產品等全產業鏈上開展攻關,破解茶產業精深加工關鍵問題,以科技賦能新茶飲、新茶食發展。同時,組織制定新茶飲相關標準,助力構建新茶飲全過程標準化生產體系。


      根據新茶飲原料特點,浙江將著重在主產區做強原料供應基地,推進茶園規模化、標準化、宜機化建設,鼓勵綠色食品、有機茶認證,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合理利用產區內外資源,建立穩定優質的原料供應優勢。陳良偉介紹,今年以來,浙江率先在龍井茶上實現原料茶溯源管理,以“浙農碼”為基礎,開發龍井茶證明商標溯源標識管理系統,通過溯源標識,規范企業使用龍井原料茶的全過程,使原料可溯源、可追查。目前,申領溯源標識企業達到23家,領取溯源箱標超100萬枚。鼓勵重點茶區建設精深加工產業園,盤活適用廠房資源,做強優質水源供應、高效物流配送等配套體系,建設一批高品質數字化原料加工企業,優化軟硬環境吸引新茶飲企業落地,建立上下游集聚的茶飲生產優勢。


      “以珠茶、眉茶為主的傳統出口茶是浙江優勢出口農產品,去年,浙江茶葉出口量15.6萬噸、出口額4.7億美元,已持續多年穩居全國前列。今年1—5月的出口形勢更好,出口額、出口量同比增長均超20%,且產品呈現多元化的形式。”陳良偉表示,下一步,浙江將在鞏固傳統茶葉出口的基礎上,拓展名優茶及新茶飲等茶品的出口,通過加快制定《浙江珠茶》《浙江眉茶》團體標準,健全從種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標準體系,促進國際認證互認。此外,將協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強化質量監管,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支持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快名優綠茶全球推廣,支持茶葉出口企業參加國際性農產品會展;依托浙商海外資源,開展海外茶文化展示交流,拓展名優綠茶國際市場新消費;依托杭州、寧波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點區,開拓茶葉跨境電商業務;深化產學研協同,支持開發適應國際消費需求的便捷化茶產品,拓展茶食品、茶用品等新型產品領域,支持新茶飲出海,形成傳統茶類、新茶飲及功能性衍生品協同發展的產品體系,推動茶出口產業向高附加值方向躍升。(袁國鳳 張恒金 胡月梅 裘云峰)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