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署:8.7億扶貧資金閑置或浪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董禹含    時間:2016-06-30





      29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總體上看,中央預算執行情況較好,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下降11.7%。但扶貧資金閑置或損失浪費的情況較為嚴重,資金“睡大覺”或“打水漂”的頑癥亟待根治。


      8.7億扶貧資金閑置或浪費


      在重點專項審計情況上,審計署審計了扶貧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重點抽查了17個省的40個縣。審計發現,1.51億元扶貧資金被虛報冒領或違規使用。


      其中,29個縣的59個單位和28名個人通過偽造合同、編造到戶補貼發放表、重復申報、假發票入賬等,虛報冒領或騙取套取扶貧資金5573.13萬元;14個縣的財政、扶貧等部門和鄉鎮政府、村委會等違規將6091.35萬元用于平衡預算、市政建設、賓館改造等非扶貧領域;17個縣的25個單位將2194.78萬元用于彌補業務經費和發放福利等;7個單位在扶貧工作中違規收取項目推廣費等1249.36萬元,主要用于彌補經費。


      審計發現,有8.7億元扶貧資金閑置或損失浪費。抽查的50.13億元扶貧資金中,至2016年3月底有8.43億元(占17%)閑置超過1年,其中2.6億元閑置超過2年,最長逾15年;17個縣的29個扶貧項目建成后廢棄、閑置或未達預期效果,形成損失浪費2706.11萬元。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情況上,有4.85萬戶非貧困或已享受補助家庭獲得農村危房改造補助4.24億元;有5.89萬戶不符合條件的城鎮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補貼6046.25萬元、住房3.77萬套。有140多個單位和180多戶補償對象騙取套取財政資金。有866個市縣存在資金閑置或住房利用不充分等問題。


      審計發現,至2015年年底,有19萬套保障性住房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不能及時交付使用,還有6544套住房被違規銷售或出租經營。


      120億新增貸款流入過剩產業


      審計部門持續跟蹤8家重點商業銀行貸款投放情況,發現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和融資慢的問題仍未有效解決。2015年,實體經濟融資困難總體上有所緩解,但抽查的8家重點商業銀行在全部貸款增速為9.48%的情況下,法人貸款、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分別為3.64%、6.23%、8%。據調查,小微企業為獲得信貸支持,不僅需要在利息之外承擔其他費用,而且往往需增加擔保和評估環節,延長了審核時間,不利于保證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同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和金融創新相關風險防控機制尚不健全。2015年,8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呈雙升趨勢。


      審計發現,金融機構一些工作人員存在違規放貸、違規辦理保險或債券、股票業務等問題,有18起涉嫌重大違紀違法;部分信貸業務風險防控需進一步加強,發現向已列入國家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名單的部分企業等新增融資120多億元;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光大集團、農業銀行、人保集團、國壽集團、太平保險5家金融機構存在超標準購車、在風景名勝區開會等問題,涉及資金7262.3萬元。


      對上述問題,有關金融機構已整改207.53億元,修訂完善制度103項,追責問責219人次。(本報記者董禹含)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