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省財政廳等部門印發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等四項扶貧基金的使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基金籌集、救助范圍、救助程序、監督考核等細則,使四項扶貧基金運行更規范、高效,并建立補充機制,以保持合理的基金規模,使其持續發揮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
以《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使用管理辦法》為例,辦法規定,借款對象為貧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支持方式是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無息借款;貧困戶借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借款額度原則上每戶不高于1萬元,具體由各貧困村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辦法還規定,產業基金只能用于貧困戶或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村電商、農旅結合、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業態,不得直接補助給貧困戶或發放村干部補貼、彌補村級公用經費等。
省財政廳負責人介紹,相關部門調研發現,一些貧困戶在享受現有教育資助、醫療保障政策后,仍面臨著與就學、看病就醫直接相關的特殊困難。一些貧困戶有發展家庭產業脫貧的積極性,但缺幾千元、一萬元的啟動資金,向銀行貸款又沒有抵押,難以借到錢。為掃清這些盲點,去年以來,我省陸續建立四項扶貧基金,以解決各項扶持政策窮盡后無法解決的個性問題及貧困戶脫貧后長遠穩定脫貧的問題,使政策的補充效應發揮到最細小的單元。四項扶貧基金既是我省脫貧攻堅實踐的重大創新,也是全國首創。
截至3月底,四項扶貧基金累計籌集70.4億元。其中,教育扶貧救助基金累計籌集4.1億元,已使用0.6億元,已有6.2萬貧困家庭學生得到救助;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累計籌集3.7億元,已使用1.7億元,已有14.1萬貧困人口得到救助;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累計籌集27億元,引導發放貸款118.37億元,貸款余額108.4億元,惠及40余萬貧困戶;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累計籌集35.6億元,周轉使用16.9億元,惠及20.3萬貧困戶。(記者陳巖)
轉自: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