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光山:電商扶貧再出新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6-13





      河南省光山縣地處淮河南岸,大別山北麓,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目前,全縣人口85.1萬,尚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307人,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同時,光山縣也是國家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在實施綜合示范工作中,光山一直把電商扶貧作為項目推進的重要內容來抓,先后采取“舉辦建檔立卡貧困戶電商專題培訓班、吸納貧困人口到電商企業就業、組織貧困戶興辦小微加工企業為電商供貨”等辦法,取得顯著的扶貧效果。
     
      3年多來,光山縣7300位貧困人口借助電商實現脫貧。
     
      探索無止境,脫貧正當時。隨著河南省脫貧攻堅戰的進一步深入,隨著電商扶貧的進一步開展,光山縣又探索出了一條扶貧攻堅的新路子,打出了“電商+貧困戶+服務商”的扶貧組合拳。
     
      小“網店”里有大文章
     
      “電商+貧困戶+服務商”新模式里的電商,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網店”。但這個“網店”不只是一個線上純“網店”,而是植入有商超功能,配有日用消費商品近2000種,方便群眾立購立配,大大便利群眾生活的一個新平臺。
     
      據國際商報記者了解,這種新平臺的優勢是農民可以在線下直接購物,并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翼支付”掃碼,實現立減優惠,每次5元~25元不等。通過電信補貼支持,貧困戶能夠節約購物成本,尤其是每個月的6個固定日,立減優惠更多,備受農民朋友歡迎。如果線下商超缺少貨品,又可以在“網店”上選貨。例如,農資農具、冰箱、電視、服裝品類等,小“網店”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了“新零售”帶來的便利。
     
      打通雙向流通渠道
     
      “+貧困戶”即以村為單位,所有貧困戶捆綁在一起組建產業發展合作社,直接對接“網店”。其作用,一是通過線上線下在“網店”購物;二是通過網店銷售農副產品,可線上銷售,也可線下銷售,形成閉環,實現雙向回流,線上賣向全國乃至全球,線下可以實現“點與點”之間的互為調劑補充;三是實現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的定向化、規模化、品牌化,順利對接市場。
     
      記者深入到光山縣晏河鄉晏河村,該村貧困戶共130戶,527人。村里建立貧困戶產業合作社后,按照“網店”的年銷售計劃,2017年,要求貧困戶分散養殖跑山雞5000只,按每只50元的價格回收,年收入可達25萬元;散養豫南黑豬100頭,每頭豬按3200元價格回收,年收入32萬元;傳統工藝打制糍粑5萬斤,年可收入75萬元;加之茶葉、土雞蛋收入20萬元。僅僅依靠確定的這5款主打產品,貧困戶年總收入就可以達到152萬元左右,戶均收入約11700多元,人均收入約2657元。這樣一來,就可以為貧困人口脫貧,夯實堅實的產業支撐基礎。
     
      光山縣副縣長邱學明告訴記者:“在推進‘電商+貧困戶+服務商’的扶貧模式中,根據不同村的產業發展情況,我們確定了貧困村的產業發展是‘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使貧困戶產業發展更具市場化,更具競爭力。”
     
      保障電商扶貧生命力
     
      “+服務商”的目的,在于克服“村淘”布點的弊端,即抑制以一家公司為主體,單打獨斗闖市場的短板。
     
      經記者調查了解發現,光山縣在貧困村建“網店”,一律實行平臺企業、郵政企業、電信運營商、物流企業、農副產品協會、商超企業、電商辦等企業單位,打捆入村入點,這樣就形成了多功能植入、多資源整合、多效用發揮的效果,使網店充滿生命和活力,網店主開業當月即可收入5000元以上,大大激發了網店主服務貧困戶的積極性。
     
      在這個網店里,平臺企業提供網上購物的渠道;郵政企業負責辦理銀行卡、發放扶貧貼息貸款;電信運營商負責免費發放手機和翼支付使用推廣;商超企業負責消費品的配送和供應;農副產品電商協會負責各種線上線下銷售的農副產品包裝的提供及產品開發上線指導;信用聯社負責植入金融存取設備,便于貧困戶存取款;縣電商辦負責農民應用手機培訓,使貧困戶學網、懂網、用網。各企業單位既發揮了各自優勢,又相互協調推進,可以說“+服務商”的模式,整合了優勢資源,保障了電商扶貧的生命力。
     
      光山縣“電商+貧困戶+服務商”扶貧模式的探索實踐,激活了貧困村、貧困人口利用產業發展脫貧的活力。
     
      由于打通了雙向流通渠道,貧困戶的“買難、賣難”問題迎刃而解,實現增收不再難,老百姓也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的購物便利化;由于網店主收益有保障,以及7個服務商的植入,各種要素相互配合,互為支撐,網店主的參與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網店成為了村級經濟發展的綜合體。“電商+貧困戶+服務商”的新模式也必將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脫貧攻堅的火車頭。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河南省啟動“政融保”項目助力產業扶貧

      5月16日,記者從河南省直機關百千萬工程助力脫貧計劃推進會暨“政融保”項目啟動儀式上獲悉,旨在助推河南省產業扶貧的“政融保”項目正式啟動,貧困群眾“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紓解。
      2017-05-17
    • 河南鶴壁淇濱區推進旅游扶貧 古村游火了 村民富了

      目前,特色農家樂建設、傳統手工藝人、淇河生態走廊步道等項目正加快實施,項目營運后年游客接待量將達到100萬人次以上,可幫助周邊10余村1000余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2017-06-04
    • 河南推廣扶貧小額信貸助力脫貧攻堅

      記者從河南省財政廳獲悉,河南近日印發《河南省扶貧小額信貸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暫行)》,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信貸支持,助力貧困縣如期穩定實現脫貧。
      2017-07-12
    • 河南省財政今年累計下達扶貧資金51.7億元

      記者8月11日從河南省財政廳了解到,近日,河南省財政下達第二批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6 8億元。截至目前,省財政已累計下達2017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1 7億元,比上年全年增加10 7億元,增長26%。
      2017-08-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