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業態精準扶貧成果初顯 走出扶貧和盈利雙贏之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10





      作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一環,能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超市遍布了大街小巷。在常人眼里,超市就是個賣貨的地方,鮮少有人將其與慈善、扶貧等詞聯系起來。實際上,現在很多超市都已經開始與政府合作進行精準扶貧,走出扶貧和盈利的雙贏之路。
     
      近日,由貴州省商務廳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主辦,貴州合力商業投資集團承辦,貴州省工商聯、民建貴州省委支持的“2017中國社區商業論壇”及“2017中國特色商品采購會”在貴陽舉辦,會上數家超市大賣場企業都分享了自己的精準扶貧經驗。在他們看來,要想做好精準扶貧,不光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不光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不僅要解決他們原本存在的問題,還要幫助他們解決技術和產品生產的問題。
     
      貴州合力商業投資集團董事長李德祥認為,現在要想精準扶貧,就要做到魚漁同授。“我們不僅要解決他們原本存在的問題,還要幫助他們解決技術和產品生產的問題。”李德祥表示,合力在精準扶貧上有六點經驗,即幫惠扶貧、產業扶貧、技術扶貧、就業扶貧、高管扶貧和搭建平臺。“幫惠扶貧就是指有的時候會有種出來東西沒人收的情況,收這種商品的時候我們不僅不會壓價,反而會提高價格,這是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產業扶貧就是用規模化和產業化來帶動農戶,因為個體農戶的產品很難找到渠道,所以要集中起來種一個東西,讓合作商牽頭來做。技術扶貧就是我們通過培訓、考察來幫助農戶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術,從而加強他們的商品標準化程度。就業扶貧是指如果農戶的土地連他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證,我們就給他2萬塊錢的保底工資,讓有勞動力的到我們超市來上班。對于當地的特困戶,我們采取高管扶貧的模式,一對一讓高管幫忙養孩子,定期讓孩子來體驗外面的世界,感受到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建設平臺,也就是說我們會舉辦推介會,或者通過我們現在正在建設的生鮮加工中心,來幫助當地推介產品。”
     
      李德祥表示,目前合力已經有不少精準扶貧的成功案例,僅就“黔貨出山”而言,他們通過建網絡、免費進、建加工集配中心、搭平臺、勤推薦等方式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僅2016年合力在貴州特色農產品就賣了2.81億元,共計2113萬噸。
     
      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增慶則認為就生鮮品類的扶貧來講,最重要的是速度。“從超市發來講我們更多是進行生鮮類的扶貧。我們首先是要快速反應,知道產地有滯銷的情況之下,我們馬上派出采購人員進行采購并銷售。而這類產品的銷售,我們建議一定是要保本或者是低毛利快速進行銷售,避免產生損耗。另外就是宣傳一定要跟上,這樣才能有特點和亮點,要讓顧客感覺這是一次公益的、有意義的銷售行為。此外,我們還會對自己的員工進行大力的宣傳,讓員工都知道這件事是有意義的一件事,促使貧困地區商品能夠盡快的推銷出去。”
     
      王增慶認為,扶貧一定要做和政府的對接和合作,才能形成長效機制。“超市發現在和內蒙古赤峰,新疆和田,湖北丹江口已經形成了暢銷的對接機制,效果也非常好。”他表示,要實現精準扶貧,除了零售方需要做很多工作,也建議產地方加強市場化的意識,以市場的規格做好產品,這方面還是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雜貨商品部督導余是俊表示,大潤發在尋找區域特色產品的時候,發現一些生產廠商有共同的問題。“首先他們地址都比較偏遠,送貨不是太方便的,第二個就是他們就是比較偏向于現金交易,這方面與我們賣場契合度不是很高,第三他們覺得我們賣場手續比較繁瑣,不愿意跟我們過多的合作。”他表示,雖然通過對數家廠商的產品和資源進行了整合實現了銷售,但大潤發在后來和其他地區的合作中發現,通過政府搭臺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廠商能增加對賣場的信任度,“希望能有更多的政府來牽線搭橋,引導企業進入我們的超市。”
     
      打通全產業鏈無縫對接
     
      企業能做到的就是消費層面的精準扶貧,著重做好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研究,打通全產業鏈的上下無縫對接,實現對貧困地區的經濟拉動。
     
      作為央企,精準扶貧是中糧集團一直在做的工作。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糧谷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劉寧表示,中糧糧谷加工的大米有20%是從貧困縣采購的,到2017年的計劃量已經突破20萬噸,是2016年的四倍,采購金額將近11億元,同時也是為貧困縣創收超過3000萬元。“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貧困縣當地農民的收入,稻谷的加工標準化比較低,所以我們通過從貧困縣的合作,扶貧工作當中也促進里貧困縣農業產業化進程,同時也提升了當地貧困縣的水稻的種植的標準化。”
     
      他認為,企業能做到的就是消費層面的精準扶貧,著重做好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研究,打通全產業鏈的上下無縫對接,實現對貧困地區的經濟拉動。中糧不僅和經銷商聯手,在銷售端去做好扶貧工作,建設渠道,還與零售商合作打通的供應鏈,“比如我們和步步高簽署了合作協議,成為步步高自有品牌大米的供應商,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銷售541噸,同比提升將近300噸左右。”
     
      劉寧表示,中糧掌握了最優質水稻的基地,會跟當地的政府簽訂基地種植的協議,引導農民去按照中糧的標準去種市場上銷售比較好的一些主流的水稻品種。“從這個角度講,作為中糧我們更多地希望能為我們零售商去提供大米和面粉的自有品牌的貼牌工作,同時我們也會跟很多零售商做定制化產品,就是說在當地只有這一個企業在銷售這個產品,把這個產品進行一個差異化區分。”
     
      對于超市而言,做扶貧工作并不僅僅是幫助貧困地區賣貨,更多的是要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促進農產品的標準化進程。劉寧認為,做扶貧工作最重要的一點,不管是零售商,還是供應商,其實更多的是一個態度。“最核心的我覺得應該不以善小而不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所有的零售商和供應商,甚至我們零售行業的伙伴們,每個企業都能對扶貧工作做一點點推動的話,就能匯成一個大海,能為中國、為中央的扶貧工作能起到一個非常大的助推作用。”(本報記者冉隆楠)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海南陵水首家“愛心扶貧超市”開業

      海南陵水首家“愛心扶貧超市”開業

      7月30日上午,筆者走進海南省陵水縣本號鎮樂利村一家剛剛開業的特殊超市,貨架上整齊擺滿了米、油、鹽、洗發水、被褥等生活必需品,每一件商品都沒有價格標簽,在這里不是以金錢作為交易,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有面值的愛心卡片...
      2018-07-31
    • 山東沂源“扶貧超市”探索扶貧新模式

      山東沂源“扶貧超市”探索扶貧新模式

      近年來,山東省沂源縣為鼓勵貧困戶增強脫貧內生動力,提升貧困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探索推行“扶貧超市”建設。貧困群眾通過積極參與活動,獲取積分卡兌換物品,來引導貧困群眾自主勞動,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積極性、主動性...
      2019-04-09
    • 山西:扶貧超市開進高速公路服務區

      山西:扶貧超市開進高速公路服務區

      在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境內的長平高速公路虹梯關服務區內,山西省第一家高速公路服務區扶貧超市日前開門迎客。同批投入運營的還有長治市境內另外兩個服務區超市里的扶貧專柜。
      2019-08-06
    • 天津市東麗區開設扶貧超市 實施高質量扶貧

      消費扶貧超市堅持以市場化運作為導向,在保證扶貧產品“可銷售的渠道”、“可保證的品質”上下功夫,搭建平臺,打造產地—物流—批發—零售—餐桌的閉環銷售體系,一頭連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地區,一頭連接廣闊的天津消...
      2019-09-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