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扶貧專訪|從富樂到富足,富樂村村民是怎樣做到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15





      在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油溪鎮有個村叫富樂村,對富樂村委委員黃良忠來說,這2個月來,為了養好村里這1萬多只溫氏雞,他比以前更忙了。雖然覺得累,但看著半個月后就將出售的溫氏雞,他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作為被駐村工作隊推舉的富樂村“總雞倌”,他說,雖累心亦樂,以前是給自己養,現在是給村集體養,自家富不算富,全村人都富,那才叫真的富足。
    (圖為富樂村裕民養殖場的上萬只溫氏雞)
      “總雞倌”黃良忠所說的上萬只溫氏雞如今養殖在富樂村裕民養殖場里,這個養殖場是由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局等三家對口幫扶單位支持興建的,總投資120萬元,去年11月動工建設,在駐村工作隊長何銳、第一書記俞立峰及村委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2800多平方米的雞舍落成,7月中旬第一批13200多只雞苗正式投產。目前,養殖基地里的溫氏雞已有二個月大,長勢喜人,不日就將出售。
     
      駐村工作組把“老把式兒”升級為“總雞倌”
     
      在富樂村,一說起今年五十掛零的黃良忠,那是村民公認的“養雞老把式兒”。在2002年以前,和其他村民一樣,黃良忠到過東莞、深圳等地打過工、開過小廠、辦過飯店,什么賺錢干什么,奔波多年,賺得錢卻并不多。
     
      2002年,他決意回鄉發展,正碰到溫氏忠信分公司成立,就開始依靠溫氏公司養雞,在村里建成了“富樂村第一號雞棚”,成為村里首個成規模的養溫氏雞專業戶。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富樂村目前已擁有了13位養雞大戶,年出產溫氏雞超15萬只。養溫氏雞已成為村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
    fupin
    (圖左一為富樂村委委員黃良忠,右一為駐村工作隊長何銳)
      去年5月底,駐村工作隊在富樂村調研產業項目發展時,在走訪當地溫氏公司和征求村民意見基礎上,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和貧困戶共同研究和制定脫貧方案,決定把養殖溫氏雞作為富樂村脫貧致富“一號工程”,建設富樂村裕民養殖場。為把養殖風險降到最低,駐村工作隊邀請了黃良忠為養殖場“總雞倌”,除建設三個養殖大棚外,還將投資改造全村的“第一號雞棚”,讓它成為村里示范棚。
     
      眾人齊心建雞舍
     
      自被任命為“總雞倌”,自家雞棚也被相中改造成典范,碰到這樣“天下掉下的餡餅”的好事,黃良中坦言道,沒有絲毫驚喜,唯感肩上擔子很重。以前養雞,賺也好,虧也罷,也只是自家的事兒,可現在,給全村人養雞,那是全村人致富的希望,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今年62歲的譚屋自然村老黨員譚木添拿出了自家20畝地支持雞場建設。他說,這個集體養雞項目很難得,要緊緊抓住。屆時如果村集體“大河水”滿了,相信咱家“小河水”也會滿的。他相信駐村工作隊,也相信村“兩委”班子,一定可以辦好。
     
      地有了,但要把這一大片地變成養雞場并非一件易事,尤其是把成套的養雞設備從高速路口運到8公里外的雞舍更是艱難。由于村道只有3.5米寬,長達十多米的運設備大貨車根本進不來。為了節約成本,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成員全部參與搬運,先把喂雞設備卸在路口外,再采取螞蟻搬家式的方法,將設備逐個分解,然后一件件運到雞舍,再重新組裝。僅自動喂料機的電機、盆、漏斗,就前前后后搬了6趟,其中辛苦自不言說。
    fupin
    (圖中為富樂村雞舍)
      富樂脫貧有“法寶”——“高科技養雞”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裕民養殖場去年12月份動工建設,今年7月初首棟雞舍建成,7月12日首批養殖雞苗13200只,目前成活率達97%以上。這令養了15年溫氏雞的黃良忠感到驚訝,他坦言說,“富樂村第一號雞棚”采取傳統辦法養雞,雞成活率達到95%,已經是觸頂了,沒有想到這規模養殖場還能提高兩個百分點,這高科技養雞真是奇了!
     
      黃良忠口中的“高科技養雞”,除了自動喂料外,還有現代化的保溫系統。中午時分,盡管外面炎熱如暑,但雞舍里面卻涼爽如秋,上萬只肥碩的雞聽著雞場悅耳的音樂,悠閑地待在一起,即便人進棚參觀,也不會受到驚動。而傳統的保溫,一般把雞棚蓋到茂密的樹林里,夏天采取給雞棚噴水來降溫避暑,冬天則采取燒柴或開保溫燈來升溫,往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效果卻并不顯著。
    fupin
    (圖中為富樂村裕民養雞場黃良忠的現代化“高科技養雞“系統)
      像這樣的大棚,裕民養殖場還有2棟已完成建設,正等待進雞苗。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將對“富樂村第一號雞棚”進行改造升級。據初步估計,按照每個大棚1100平方米的建設標準,可容納養殖13200只溫氏良種雞苗。
     
      項目建成后,4個大棚可實現每批52800只的養雞規模。按年均養成出籠3次計算,一年可出籠158400只成雞。由溫氏集團回購成雞,按成活率95%計算,4個雞棚每年產出成雞150480只,按2016年成雞回收平均價,每只雞凈利潤為3.2元,4個雞棚一年合計可收入48萬元。
     
      且看富樂涌新潮
     
      富樂村緊鄰省道,交通還算便利,但人多地少。裕民養殖場項目的上馬,讓村民大開眼界,村民想致富、要致富的心被觸動了。采訪中,不少村民告訴記者,這么好的政策,這么好的機會,錯過了多可惜啊?
     
      譚山貧困戶黃志輝身有殘疾,駐村工作隊介紹他進雞場打工,每月保底工資2500元。黃志輝卻建議把這一“好差事”讓給比他家還要窮的貧困戶,自已要養兔子致富。在工作隊的幫扶下,他家養殖的100多只兔子長勢喜人。
    fupin
    (圖中左一為貧困戶黃志輝養殖兔子)
      與黃志輝一樣,黃錦初夫妻倆也在工作組幫扶下建了蔬菜大棚,致富勁頭兒很足,計劃下月到市區進種子,把大棚菜種好。
    fupin
    (圖中左一為駐村工作隊隊長何銳到基層幫扶村民黃錦初夫婦種植大棚蔬菜)
      不僅僅如此,駐村工作隊還啟動了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作,該項建設已列入連平縣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目前已經完成了征地補償、土地平整及項目設計工作。目前連平縣油溪鎮已被列為2018年廣東省新農村連片示范區的試點鎮,油溪鎮富樂村被選定為新農村連片開發示范村。
     
      駐村工作隊按照全域理念,著眼長遠發展,圍繞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規劃,農村產業發展。依托富樂村依山就勢、聚散相宜、錯落有致的有利自然條件,充分考慮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因素,預留建設發展空間,編制富樂村建設規劃。(作者:連平縣扶貧辦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黃青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