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擲地有聲地宣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近年來,廣東移動不斷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推動運用“互聯網+”的手段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揭陽市揭西縣金和鎮,記者親眼見證了信息化助力廣東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率先實現全面小康所取得的突出成績。
精準扶貧搭上“信息化快車”
陳益武是揭西縣金和鎮杜塘村村民。他身高不足1米,家境貧困,初中沒讀完就輟學在家幫父母務農。三年前與農村電商的偶然接觸改變了他的命運,先前靠鄉親們幫扶過日子的他,如今已成為揭陽市電商界的名人,反過來帶動周圍的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當地有其他殘疾人了解到他的事跡后,登門請求向他拜師學藝,希望像他一樣自食其力,讓生活好起來。
現在,陳益武開著自己的小店,也做農村淘寶合伙人,一方面為附近的鄉親們做網上代購,另一方面也將當地的農產品通過農村淘寶、嶺南優品等電商平臺賣出去。據他介紹,家里的小店用的是移動百兆光纖寬帶,他用的手機也是移動4G的。“網上促銷力度大的時候,要‘秒殺’囤一些貨,網速不快不行。”陳益武對移動網絡很滿意,“一個月手機流量要用9個G。”
在金和鎮,像陳益武這樣的電商從業者還有很多,全鎮網店數量超過1000家。林群書是金和鎮農特產協會的會長,也是帶著陳益武走上電商道路的師傅。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金和鎮辦起了電商人才培訓班,為壯大當地電商創業隊伍發揮了關鍵作用。
中國移動4G和寬帶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金和鎮電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電商創業扶貧、凸顯互聯網特色的農業開發扶貧已成為金和鎮扶貧工作的兩大亮點。農村電商的鋪開,既直接帶動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也有效促進了農戶增收。正如陳益武介紹的,“比如我們的土雞蛋,雖然價格比較高,在網上還是很受歡迎,如果母雞工作不勤快點,貨都不夠賣,農戶都很高興”。在去年6月成功入選廣東省首批“互聯網+”小鎮后,在市、縣兩級的直接支持下,該鎮又進一步確立了打造“互聯網+扶貧”特色小鎮的階段中心目標。
信息化助力“脫真貧、真脫貧”
持續完善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也為精準扶貧工作打下了信息化基礎。在省經信委、省扶貧辦的指導下,廣東移動承擔起了廣東扶貧大數據云平臺建設的重任。該平臺以廣東省分布有貧困人口的1.6萬個行政村、66.4萬貧困戶、173.1萬貧困人口為基礎數據,與行業部門網上服務和政務數據對接,著力建成服務于精準扶貧、資源共享和公眾互動的一體化扶貧管理與服務平臺。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扶持誰”是扶貧工作的關鍵之一。但一些貧困戶信息涉及多個部門,單憑工作隊走村入戶摸查,疏漏仍難以完全避免。怎么做到“脫真貧”?跨行業的大數據對接讓問題有了更清晰的答案,從數據異常監控中就能甄別出一些“不準不實”的個案。
扶貧云平臺也在金和鎮得到了應用。通過系統展示的圖表可以看到金和鎮扶貧工作的概況,義務教育、基礎醫療、住房安全、道路硬化、安全飲水等方方面面情況都有直觀的圖形和量化的數據展示。全鎮1031戶貧困戶、3261個貧困人口,每一戶貧困戶、每一位家庭成員的信息在系統上都清清楚楚。可視化的平臺界面為扶貧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還不夠,一目了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系統還會作出預警提醒。
對基層扶貧工作人員來說,扶貧云平臺的應用既是支撐,也是監督,“比如是不是實實在在上門做過探訪,系統有記錄,作不了假”。據介紹,平臺地圖中的小黃點對應了各貧困戶所在的位置,這些位置信息正是扶貧工作人員上門時使用手機簽到生成的。云平臺的應用讓基層扶貧工作的組織和管理更加精細、高效,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和保障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監督等全鏈條工作,這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帶來了更好的實踐條件。
***
揭西縣金和鎮只是廣東移動助力信息化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目前,廣東移動已基本實現了全省行政村的4G網絡全覆蓋,光纖網絡覆蓋也正不斷加速,全省移動光纖覆蓋規模到2020年預計將超4000萬戶,實現光纖寬帶“村村通”,有力地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帶動農村經濟社會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隨著城鄉之間數字鴻溝的消除,會有更多的新工具、新手段幫助貧困農村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記者 雷少波)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