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企業精準扶貧各具特色 成效搶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07





      近兩年來,精準扶貧成為了社會的重要關鍵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任務、新要求,“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其中,扶貧工作自然也少不了企業的身影。商業企業根據當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建立常態化商業機制,成為了扶貧的有效手段。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商業企業的精準扶貧成效正在進一步顯現。
     
      結合商業優勢進行產業扶貧
     
      企業將扶貧與自身商業優勢融合,希望建立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產業扶貧模式。
     
      擁有多種商業業態的步步高集團一直都很熱衷扶貧工作。2016年3月,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計劃——點石計劃。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步步高的點石計劃取得了超預期的成果。在扶貧過程中,步步高將扶貧與自身商業優勢融合,希望建立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產業扶貧模式。據了解,目前,步步高共對接貧困村52個,幫助他們銷售農產品。此外,步步高還大力發展產業扶貧項目,投資300萬捐建邵陽縣塘代紅薯粉加工廠,投資3000萬建設了花垣縣十八洞村山泉水廠,村集體享有15%的收益權。
     
      為了更好更專業地服務于社會,在今年1月9日的步步高管理層年會上,王填發動并號召中高管實施了結對扶貧“愛心幫扶1+1”計劃,從“扶貧”、“扶志”等方面幫助對口貧困戶。“1+1計劃”覆蓋了步步高門店所到的湖南、江西、廣西、四川、重慶等西南區域省市,千名中高管就工作所在地選擇貧困同胞進行幫扶。
     
      每天都要與農產品打交道的批發市場也是扶貧工作的主角。1月12日,正值北京寒冬之際,一箱箱帶著南國溫度的醇香甘美甜似蜜的廣西鐘山貢柑第一批進入北京盛華宏林。
     
      北京盛華宏林是一家以糧油、水產品批發為主的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成立之初,就開始探索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之路,做到市場化和公益性協調發展,既能滿足常規性市場功能,又能完善市場的公益性職能,提供食品安全檢測、價格監管、信息反饋、政府應急保障等公共物品,在功能、服務質量、品牌、管理等方面發揮公益性農批市場的作用。
     
      目前正處在創新升級發展階段的北京盛華宏林,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同發展,創新經營模式,實施精準扶貧,將鐘山縣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農業發展優勢提供有力保障,達到精準扶貧的目標。同時,這也為盛華宏林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創新升級,打造全產業鏈融合。
     
      2017年7月20日,北京盛華宏林總經理、北京大倉之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玉芝率領相關合作單位北京溫帶農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瞭等一行7人,深入實地考察廣西鐘山縣生態農業。在鐘山縣雙元村成立了有機農夫鐘山基地、鐘山縣有機農夫農民專業合作社、鐘山縣有機農夫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大倉之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真正成為有機農夫鐘山基地控股公司,并與鐘山縣有機農夫農民專業合作社、鐘山縣有機農夫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至此,北京盛華宏林創新扶貧模式“落地生根”,實施精準扶貧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電商平臺開展“造血”模式扶貧
     
      在建立長效商業扶貧機制上,各大電商企業也都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
     
      提到扶貧就不得不想到電商。目前,電商平臺不僅是扶貧的重要載體,電商企業也是商業扶貧的重要推手。
     
      2016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就與15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完成了對電商扶貧工作的頂層設計。2017年7月,國務院扶貧辦還明確表示,我國將重點推進電商扶貧,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
     
      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電商扶貧工作。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貴州省商務廳在商務部支持指導下,把扶貧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打造了商務扶貧的“省級樣板”。
     
      2017年貴州省的電商扶貧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農產品銷售訂單9548份,銷售金額152.8億元人民幣,帶動31.1萬貧困人口增收,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
     
      事實上,在建立長效商業扶貧機制上,各大電商企業也都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
     
      今年1月,阿里巴巴向外界公布了有關電商脫貧的落地措施。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阿里將以一種公益的心態、市場化的方法脫貧,不僅讓貧困地區的農民能夠得到生活改善,并且能夠走向可持續發展,助力全國800個貧困縣,做到“授人以漁”。
     
      據悉,2017年阿里巴巴全國農產品網絡銷售達到了2436.6億元,電商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阿里巴巴成立了近100人的大農業團隊,累計打造了160個農業品牌、24個淘鄉甜種植示范基地。2017年一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上,超過2800萬網購用戶購買了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產品。
     
      蘇寧也積極參與電商扶貧工作。近年來,蘇寧以“農戶+企業+基地+電商”探索O2O雙線“造血”扶貧模式,通過“三化戰略”及“五當計劃”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發展、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農村電商人才的專業化發展。以國家貧困縣為主體,借助互聯網平臺打破市場界限,依托線上線下優勢,打通農村電商發展壁壘,幫助農產品“上行”,打造農村經濟發展電商生態圈,帶動農民增收,促進地方產業優化和鄉村經濟結構升級。
     
      京東的電商扶貧也別具特色,它不僅參與扶貧工作,而且為了進一步了解來自貧困區縣農特產品在電商平臺上銷售的更多細節,還研究發布了精準扶貧報告,分析消費者畫像及用戶評價等,以期更加充分地勾勒出貧困地區未來開展電商扶貧的目標和方向。
     
      2017京東電商精準扶貧年度報告顯示,從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二季度,京東電商平臺公共扶持注冊地來自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商戶6003家,幫助貧困縣銷售商品153億元,平均季度復合增長率為26.5%,同比增幅最高達200%;農特產品的線上銷售已覆蓋136個三級品類,在售商品種類達283萬種。(記者 蔣永霞)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已有2.65萬家民營企業精準幫扶2.1萬個貧困村

      記者從日前在貴州召開的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片區座談會上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全國進入“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臺賬管理的民營企業有2 65萬家,精準幫扶了388 6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涉及2 46萬個村,其中...
      2017-05-08
    • 青海:391家民營企業助力精準扶貧

      7月27日,第三批“百企幫百村、百企聯百戶”村企結對正式簽約,促成144家民營企業與17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村企結對簽約。至此,全省391家民營企業(商會)與46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結對開展幫扶行動,實施產業項目707個,投入資金3 5億元。
      2017-07-28
    • 青海民營企業助力精準扶貧

      7月27日,第三批“百企幫百村、百企聯百戶”村企結對正式簽約,促成144家民營企業與17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村企結對簽約。至此,全省391家民營企業(商會)與46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結對開展幫扶行動,實施產業項目707個,投入資金3 5億元。
      2017-08-03
    • 湖北咸寧:精準扶貧 民營企業在路上

      目前,全市已有236家企業結對幫扶220個村,其中19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實現全覆蓋,村、企以簽約形式明確結對幫扶權利義務,結對幫扶簽約任務均已完成。
      2017-08-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