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豐寧建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6





      入冬以來,豐寧騰氏布糊畫公司負責人郝香忙里忙外,她把一些貧困村的婦女組織起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建立非遺扶貧工坊,在傳承非遺的基礎上,實現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作為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目前還有貧困人口25941戶、56708人,貧困發生率為16.8%,如何讓貧困人口穩定持久脫貧,豐寧在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上,率先在土城鎮張百萬村、毫村溝門村、五道營鄉五道營村以及龍騰藝術館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利用當地非遺保護設施、傳統工藝傳習所及企業廠房進行改造,形成相對集中的交流展示空間和展銷互動場所,以培訓為重點抓手,幫助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學習傳統工藝,掌握一技之長。


      非遺項目剪紙培訓班正式開班以來,已聘請國家級剪紙傳承人張冬閣和省級傳承人石俊鳳為學員授課。目前全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經開展培訓4期,吸引當地100多名貧困愛好者參加。


      豐寧滕氏布糊畫作為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也是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重要項目。據郝香介紹,公司現有20多名布糊畫工人,每年創收100多萬元,學員大多是貧困村的婦女。(劉海波、韓春明)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西藏設立首批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西藏設立首批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2018年,為推進文化扶貧,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確定了第一批10個“非遺+扶貧”重點扶持地區,支持在當地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憑借藏香制作技藝、尼木經幡、普松雕刻、雪拉藏紙等多個非遺項目,有著悠久歷...
      2019-03-20
    • 河北豐寧:當“非遺”走進扶貧就業工坊

      河北豐寧:當“非遺”走進扶貧就業工坊

      2018年6月,豐寧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全國十個“非遺+扶貧”試點縣之一。一年來,豐寧以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為切入點,推進傳統工藝傳承保護與貧困村脫貧致富有機結合,探索出“非遺+扶貧”的文化扶貧新模式。
      2019-05-30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李金早:非遺扶貧、旅游扶貧是兩大亮點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李金早:非遺扶貧、旅游扶貧是兩大亮點

      “非遺扶貧”上是通過支持發展一些傳統工藝,向貧困戶普及,通過貧困戶掌握這些技術實現脫貧。一個農戶家里面只要有一名成員掌握了非遺方面的某項技能以后,他就可以實現居家就業和就地就業,比如搞編織、刺繡等項目,在家里就...
      2020-05-13
    • 內蒙古非遺扶貧:帶貨“土玩意兒”的致富新模式

      內蒙古非遺扶貧:帶貨“土玩意兒”的致富新模式

      “春吃餅、夏吃糕、秋吃酥、冬吃糖……老祖宗留傳下來的點心文化也是講究‘節氣’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家精點心第四代傳承人馬麗向過往游客講述著中國北方草原的點心文化。
      2020-06-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