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電器公司夏普21日宣布,位于日本堺市的工廠已經全面停止生產電視用液晶面板。作為日本國內唯一生產電視用液晶面板的廠商,夏普的停產也意味著電視面板在日本生產的結束。
日本曾一度稱霸全球電視液晶面板市場,夏普更是被稱為“液晶之父”。《日本經濟新聞》稱,2005年之前,夏普一直在電視機面板領域與三星電子等韓國廠商競爭,但進入2010年代后,卷入了與持續大幅增產的中國企業的價格戰。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數據顯示,2023年夏普的電視機液晶面板只占全球市場7.9%的份額,位居世界第五。排名靠前的是京東方等清一色中國廠商。韓國企業已轉向高清晰的OLED面板,夏普因此失去競爭力。
夏普位于堺市的工廠是2009年投資4300億日元(約合211億元人民幣)成立的,但其業績近年不斷惡化,成為夏普業績的重要拖累。
日本索尼2012年向韓國三星電子出售面板制造合資公司的全部股份。松下也于2016年停止生產電視面板,在日本國內擁有電視面板工廠的只剩下夏普一家。關于堺市工廠,夏普的首席財務官小坂祥夫在8月上旬的財報發布會上表示,計劃2025年3月底之前將(電視用面板的)庫存降至零。夏普相關人士表示,液晶面板業務一直是夏普的一個負擔,此次堺市工廠停產的“止血行為”是最優先的措施。
日本共同社稱,日本國內的電視機面板生產在與中國和韓國等海外廠商的價格競爭中落敗,隨著堺市工廠的停產,電視機面板在日本的生產落幕。資深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2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本土液晶面板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無力與中企競爭,持續虧損之下關閉生產線是早晚的事。”
梁振鵬表示,中韓兩國家電企業運營效率更高,內部決策更迅速,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度更高。相比之下,日本家電企業通常患有大企業病,管理架構冗余,對市場反應遲鈍,經常錯失市場機會,種種因素造成了日企在家電行業上的落后與退出。(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轉自:環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