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汽車制造商與貿易商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英國汽車總產量同比大幅下降32.8%至49810輛,創下自1949年以來除2020年疫情年份外的同期最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受美國加征關稅、全球產業鏈動蕩與投資信心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英國汽車制造業正滑向數十年來的發展低谷。
數據顯示,英國汽車總產量已經連續5個月下滑。今年前5個月,英國汽車總產量約為34.82萬輛,同比下降12.9%,為1953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學教授戴維·貝利表示,英國汽車業正陷入“低產能危機”,工廠普遍生產不飽和、成本高企,全球競爭力持續下滑。“(全球)汽車產業正被迫重塑結構,英國在其中的位置正變得日益邊緣化。”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美國政府連續推出加征關稅措施,對英國乃至全球汽車行業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擾亂市場預期與產業布局。
受美國政府3月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等因素影響,英國汽車出口表現疲軟。5月英國乘用車出口量同比下降27.8%,其中出口歐盟和美國的車輛分別減少22.5%和55.4%,美國市場占英國汽車出口的份額已從去年同期的18.2%降至11.3%。鑒于此,一些車企開始暫停出口或重新布局產能。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公司在美國推出汽車關稅后宣布,自4月7日起的一個月內暫停向美國出口整車,以應對關稅影響。
英國拉夫伯勒大學汽車產業專家吉姆·薩克表示:“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擾亂了供應鏈,汽車企業對于未來投資計劃舉棋不定。各國紛紛對美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導致供應鏈和市場需求都變得極其不穩定。”
雖然英美兩國近期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難以從根本上緩解英國汽車制造業面臨的外部壓力。根據協議,每年從英國出口到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將按照10%的額外關稅稅率征稅,超過部分則按25%的額外關稅稅率征稅。
“與原先相比,這仍是一種倒退。”貝利指出,僅捷豹路虎一家企業的出口量就可能超過10萬輛的上限。
為推動制造業復蘇,英國政府近日出臺一項為期10年的工業發展戰略,計劃通過降低能源成本、優化能源基礎設施來支持先進制造、清潔能源等重點產業發展。按照計劃,英國汽車制造業將力爭在2030年前躋身全球前15強,未來10年為英國經濟貢獻約500億英鎊(約合679億美元)。
盡管這一政策原則上受到認可,但專家對其力度和效果存疑。貝利說:“這項政策的力度仍存疑問,尤其是在支持向電動車生產轉型方面。”他強調,英國電價遠高于歐盟平均水平,加上美國貿易政策反復無常,給政策落實蒙上陰影。
薩克指出,在“低產能危機”背景下,如果沒有政府的果斷干預,英國將失去作為傳統汽車制造國的地位。
面對傳統出口市場萎縮和外部不確定性上升,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將目光投向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
貝利認為,中國不僅擁有快速發展的電動車產業,還具備很強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吸引中國汽車制造商來英投資應成為政府政策的重點。”
但他同時警告說,英國居高不下的能源成本是投資的壁壘。“如果這一問題無法解決,相比中東歐國家,英國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將難以為繼。”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