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化工資產并購出現分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3





      經歷戰略審查,大宗化學品資產多關停,特種化學品仍備受青睞


      過去幾年,戰略審查已成為歐洲石化行業的常態。近期,陶氏、巴斯夫、利安德巴賽爾、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和殼牌等巨頭均對其歐洲主要石化資產進行了戰略審查。此類審查經常會導致一套或多套生產裝置關閉。但市場人士認為,在這些審查中,大宗化學品和特種化學品的資產并購走勢已經出現分化,大宗化學品資產往往不得不關停處置,而特種化學品資產仍然備受市場青睞。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6月報告稱,高能源成本、經濟低迷及亞洲低成本進口沖擊正削弱歐洲大宗化學品企業盈利能力,使其業績面臨巨大壓力,這些企業不得不斷臂求生出售相關資產。但標普全球商品洞察乙烯及衍生物總監安迪·奧辛斯基同時指出:“歐洲本土表現尚可的資產從全球視角看可能缺乏競爭力。”歐洲的大宗化學品資產處于想賣不好賣的窘境,使得企業更傾向于關停而非出售。


      近期,利安德巴賽爾將其位于法國Berre、德國Münchsmünster、英國Carrington和西班牙Tarragona的4座烯烴和聚烯烴生產基地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Aequita SE & Co. KGaA。但反常的是,交易中利安德巴賽爾和Aequita分別注資2.65億歐元和1000萬歐元,形成了“倒貼”。業內對該交易存在爭議。KeyBanc分析師阿列克謝·葉弗雷莫夫認為,此舉表明烯烴行業供過于求態勢可能持續數年,企業急于擺脫負面資產,不惜采用反常手段。GBGJr Advisors總裁布魯斯·格里爾指出,當前歐洲大宗化學品需求疲軟、利率高企,整合這些資產需承擔債務風險,這是出現反常并購的原因。


      奧辛斯基表示,在私募股權公司看來,大宗化學品是一個陷入困境的行業,原業主在市場底部向私募股權公司兜售相比現在未來可能更具發展潛力的資產。但這些資產是否真的有潛力還有賴于歐洲化學工業實現增長,考慮到需求持續疲軟和能源成本高企,大宗化學品市場的增長可能不會很快到來。


      對于買家來說,部分大宗化學品資產仍存在市場機遇。Truist證券的尼爾·戈什認為,能源強度低、依賴歐洲以外市場的大宗化學品業務更易找到買家。例如,殼牌擬出售美國賓夕法尼亞州Monaca裂解裝置及歐洲資產,可能打包交易,貿易商也可能參與收購,尤其是那些高度一體化的資產。去年,殼牌公司將其位于新加坡武公島和裕廊島的煉油和石化設施出售給了嘉能可和印尼化學品制造商PT Chandra Asri Pacific組成的合資企業。


      中東資本也在持續關注歐洲化工并購市場。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以147億歐元收購科思創,博祿與諾瓦化學已于7月7日獲歐盟批準合并成全球第四大聚烯烴生產商。科爾尼咨詢指出,中東企業并購的重點是進入海外新市場,中東買家的另一個想法是以此獲取技術和特種化學品專長。


      與大宗化學品相比,特種化學品資產則備受青睞。最近在特種化學品領域有許多以歐洲為重點的交易,包括莊信萬豐公司的催化劑業務和較小的交易等。巴斯夫涂料業務引發私募基金和戰略買家激烈競購。據彭博社報道,凱雷集團與宣偉涂料正在考慮聯合競購巴斯夫涂料部門,另外兩家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 PLC和Lone Star Funds LLC也有購買興趣。巴斯夫已于2025年2月以11.5億美元出售巴西裝飾涂料業務,并計劃剝離剩余涂料業務。


      科爾尼合伙人Andrea Menegazzo表示,特種化學品具備全球化優勢,研發投入高,其本地化定制能力可降低歐洲價值鏈風險。近期歐洲特種化學品領域交易活躍,包括莊信萬豐催化劑業務、Radici意大利聚合物業務等。私募基金對特種化學品熟悉度高,歷史成功案例助推并購熱情。尼爾·戈什表示:“特種化學品資產在全球范圍內更具競爭優勢。”(饒興鶴)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