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近期美國勞動力市場降溫、消費需求疲軟、7月制造業景氣指數低于預期,美國經濟疲弱信號顯現。同時,美國關稅政策變化不定對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未來將給美國經濟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7月非農數據遠低于預期
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美國失業率環比升高0.1個百分點至4.2%。當月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為7.3萬,為9個月最低,遠低于市場預期的11萬。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最新的企業和政府機構數據,美國5月和6月份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從此前公布的14.4萬和14.7萬分別被大幅下調至1.9萬和1.4萬,共計減少25.8萬個就業崗位,顯示出美國就業市場明顯降溫。美國媒體直言,如此大的修正幅度令人“震驚”。
數據顯示,7月份美國聯邦政府就業崗位延續下降勢頭,減少1.2萬,與1月份高點相比累積減少8.4萬。同時,美國7月份失業人數為720萬,環比整體持平。不過,正在尋找首份工作的失業人數增加27.5萬,達到98.5萬。失業持續27周或更長時間的長期失業人數當月增加17.9萬,達到180萬,占總失業人數的24.9%。
數據還顯示,7月美國員工平均時薪環比和同比漲幅分別為0.3%和3.9%,均比5月修正數據高0.1個百分點。當月勞動參與率為62.2%,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此外,企業招聘率降至七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勞動者離職率跌至2%,反映出就業市場活力持續減弱,以及企業需求的實質性疲軟。
有分析人士稱,最新非農就業數據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已不僅僅是“溫和放緩”,而是“急速剎車”。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美國企業觀望情緒加重,勞動力市場正在迅速惡化,或引發新一輪衰退擔憂。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經濟學家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此前暗示,只要失業率穩定,即便新增非農就業崗位數降為零也不會讓其感到擔憂。現在,這一觀點正在面臨檢驗。今年5月和6月新增非農就業崗位數的大幅下調,提高了美聯儲因就業市場惡化而被迫進行降息的可能性。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表示,就業數據意義重大,顯示就業市場正從強勁水平放緩,經濟增速也出現了顯著放緩。不過,他認為就業數據不會改變美聯儲的決策;就業市場在很多方面仍然表現良好,目前尚未從企業那里聽到即將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凱利投資經濟與市場策略主管杰夫·舒爾茲表示,在就業增長陷入停滯、新一輪關稅風暴即將來臨的背景下,未來幾個月出現負增長的非農就業數據完全有可能,這可能會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美國制造業延續低迷
由于關稅導致進口原材料價格上漲,7月份美國制造業連續第五個月萎縮,工廠就業人數降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標普全球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49.8,低于6月的52.9。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制造業PMI指數從6月份的49.0降至7月的48.0。PMI低于50表明制造業出現萎縮,制造業占美國經濟的10.2%。
其中,新訂單分項指數從6月份的46.4升至47.1,但仍連續第六個月萎縮。產出指數從上月的50.3升至51.4,盡管產出上升,但工廠仍在繼續裁員。就業指數從6月份的45.0降至43.4,為2020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供應管理協會指出,“由于近期至中期需求的不確定性,裁員速度正在加快。”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同時表示,美國制造商們仍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為政府尚未宣布對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產和其他核心產業材料進口關稅的調整措施。
“隨著新一輪加征關稅,美國企業利潤率可能進一步萎縮。”美國花旗銀行經濟分析團隊指出,迄今為止,美國企業正在自行消化大部分關稅政策成本,今后日子恐怕更難過。高盛集團近期發布的報告也顯示,美國企業正壓縮利潤以消化關稅成本,但迫于經營壓力,最終恐怕還是會提高產品售價,把大部分關稅直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此前,美國商務部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環比增長3%,相比第一季度環比萎縮0.5%的表現顯著反彈。不過,從具體數據來看,第二季度個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有限,進口大幅下降才是拉動增長的重要數據,而二季度進口下降與一季度進口大幅增長有關。
安永-博智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格雷格·達科表示,美政府政策不確定性、關稅導致通脹壓力上升開始對經濟活動產生更明顯的影響。具體來說,美關稅政策不僅抑制了消費者支出,還導致企業普遍采取觀望態度,對經濟活動形成明顯拖累。
牛津經濟研究院副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皮爾斯認為,美國消費者尚未完全消化關稅對收入和購買力的沖擊,隨著美國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增長放緩,消費支出的動力正在不斷流失。其中非必需品品類,如家具行業等將受到明顯影響。
關稅負面影響逐步顯現
美國耶魯大學預算研究室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當前美國消費者面臨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為18.3%,為1934年以來最高水平。預算實驗室對截至2025年7月31日實施的所有美國關稅以及外國報復措施,包括將于8月7日生效的新“互惠”關稅清單進行評估后,得出此結論。
報告說,2025年所有關稅措施導致美國物價水平短期內上漲1.8%,相當于當年平均每戶家庭收入損失2400美元。因2025年所有關稅措施,2025年、2026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長期來看,美國經濟將持續萎縮。
美國多家企業和經濟研究機構近期公布的數據和分析結果顯示,美國政府今年以來推出各項關稅政策“實際上是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征稅”,其成本主要體現在美國不斷下滑的企業利潤率和持續上漲的物價。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上個月發布最新財報顯示,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導致企業當季損失11億美元,凈利潤同比暴跌35.4%至19億美元。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表示,受關稅政策影響,公司已上調日常必需品的貨架價格,并警告稱返校季商品可能漲價。此外,美國最大網購平臺亞馬遜已提高除臭劑、蛋白奶昔和寵物護理用品等低成本商品價格。大型家用電器制造商惠而浦、寶潔等企業也直接受到關稅沖擊,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更是警告稱,本季度蘋果公司將因關稅遭受11億美元的損失。(記者 秦天弘)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