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有關負責人就當前金融市場情況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人民銀行關注到近期金融市場出現一些波動,主要受投資者預期和情緒的影響。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內生增長潛力巨大,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實質性進展。
該負責人表示,金融系統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支持物流暢通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針,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央行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持農業生產和能源保供增供,推出科技創新再貸款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儲能,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和民航專項再貸款,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前述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央行4月18日發布的公告,今年以來,央行加大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兩項減碳工具,加快1000億元再貸款投放交通物流領域,創設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400億元普惠養老再貸款,預計帶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多增1萬億元。
同時,為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4月18日,央行、外匯局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
另外,近期央行也多次強調“支持農業生產和能源保供增供”。4月22日,央行召開黨委會,會議提到“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農業生產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的生產和供給暢通,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