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于6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建設總工期為60個月,施工準備期約為5個月,主要完成場地平整、場內道路、施工工廠、生產和生活用房、供水、供電等項目。第一年擬同時開工建設南木補水干管、十八山輸水隧洞建設。今日開工建設的主要內容為南木補水干管部分線路。
該項目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2022年國務院第167次常務會議確定的今年重點推進開工建設的6大灌區之一。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00.1萬畝,利用已建的大型和中小型水庫作為主要水源,利用正在建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庫區自流引水和黔潯江提水作為補充水源,新建渠(管)道652公里,新建及恢復13座泵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
灌區為新建大型灌區,總投資約80億元,國家按照西部政策給予中央補助投資支持,余下投資由廣西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目前已落實年度建設資金6.75億元,其中地方債券資金1.75億元、金融貸款5億元。
灌區地處區域光熱條件優越,水資源及耕地資源豐富,適宜進行農業綜合開發,不僅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糧食基地,同時也是糖料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工程建成后,可進一步發揮大藤峽水利樞紐的灌溉供水效益,有效解決貴港市、來賓市等桂中典型干旱區骨干水利工程缺乏、耕地灌溉保證率較低、旱災頻繁、村鎮人畜用水困難等問題,保證項目區糧食生產安全和村鎮供水安全,為當地打造優質特色糧食、高產高糖甘蔗等“兩高一優”農產品基地創造條件。
轉自:中國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