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截至12月2日,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滿一年,期間累計發送旅客850萬人次、貨物1120萬噸。
國鐵集團國際部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客貨運量持續增長,服務品質顯著提升,輻射效應不斷增強,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顯,為服務兩國民眾便捷高效出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介紹,“復興號”“瀾滄號”動車組運行安全、綠色、快捷、舒適,大幅縮短了沿線城市間時空距離,受到兩國民眾青睞,成為出行首選。國內段,日均開行客車42列,單日最高開行65列、發送旅客達5萬人次,累計發送旅客720萬人次;實行多語種服務和計次票、定期票新型票制,在11個車站推出空鐵聯運產品,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老撾段,日均開行客車6列,單日最高開行10列、發送旅客近8200人次,累計發送旅客130萬人次;陸續開通嘎西、孟阿、納磨等客運站,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由開通初期的7個增至10個,實現動車組與普速列車共線運行,在老撾主要城市開設售票點,延長預售票時間,極大方便了老撾人民乘坐火車出行。
中老鐵路在中國和東盟間構建起了一條便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大幅壓縮,運輸需求十分旺盛,貨運量持續攀升,中老鐵路單月貨運量、跨境貨運量等指標屢創新高,目前較開通首月分別增長約3.5倍、4倍,發送跨境貨物累計超過190萬噸。
另據介紹,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一年來,為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中老鐵路激活了旅游經濟,從老撾萬象前往北部重要旅游城市瑯勃拉邦,85%的游客選擇乘坐火車,推動了沿線旅游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資源開發,有效帶動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磨丁經濟特區等經濟園區發展,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流動,促進了沿線各類產業擴能升級,老撾鐵礦石、木薯粉、橡膠等產量分別新增180萬噸、200萬噸、100萬噸;促進了經貿往來,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已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孟加拉、新加坡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品類由開通初期的化肥、百貨等1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冷鏈水果等1200多種。
據悉,下一步,國鐵集團將全面總結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一年來的經驗,積極推進互聯網售票系統研發投用和運輸生產信息化建設,持續加強站車疫情防控,具備條件后開行中老鐵路跨境旅客列車,不斷提升中老鐵路客貨運輸品質。
轉自: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