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糾錯新突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4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帶領下,南方科技大學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超導量子計算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徐源課題組聯合福州大學教授鄭仕標、清華大學副教授孫麓巖等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實時重復的量子糾錯過程,延長了量子信息的存儲時間,相關結果超過編碼邏輯量子比特的物理系統中不糾錯情況下的最好值。這是我國科學家在量子糾錯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關學術文章于北京時間23日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網站上刊登。


      雖然近年基于超導量子線路系統的量子信息處理領域研究發展迅猛,但由于量子計算機體系的錯誤率遠高于經典數字計算機,想要構建具有實用價值的通用量子計算機,量子糾錯依然不可或缺,因其可有效保護量子信息免受環境噪聲干擾。


      在傳統的量子糾錯方案編碼中,一個邏輯量子比特需要多個冗余的物理比特,不但需要巨大的硬件資源成本,發生錯誤的通道數也隨比特數增加而顯著增多,可能呈現“越糾越錯”的局面,導致量子糾錯后的效果遠未達到不糾錯情況下的最好值,無法產生正的量子糾錯增益。這成為當前量子糾錯技術無法實用化、可擴展發展的核心瓶頸。


      研發團隊通過開發高相干性能的量子系統,設計和實現了錯誤率低的錯誤探測方法,以及改進和優化量子糾錯技術等實驗手段,最終在玻色模式中實現了基于離散變量的二項式編碼的邏輯量子比特,并通過實時重復的量子糾錯過程,延長了量子信息的存儲時間,相關結果超過編碼邏輯量子比特的物理系統中不糾錯情況下的最好值,超越了盈虧平衡點,帶來正的量子糾錯增益,向實用化可擴展通用量子計算邁出了關鍵一步。(記者 趙瑞希)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