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國計劃發射1-3顆北斗組網備份衛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8





      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4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記者從年會上獲悉,今年中國計劃發射1-3顆北斗組網備份衛星,進一步提升星座穩健性和可用性。


      2020年6月,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完成部署。同年7月,北斗三號系統正式開通全球服務。


      2022年,以北斗為主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應用成就斐然。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表示,預計到“十四五”末期,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將翻一番,突破萬億元大關。


      現階段,中國北斗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各領域,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深度融合,催生“北斗+”和“+北斗”新業態,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提質增效。


      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2億臺/套。在大眾消費領域,華為、蘋果、小米等國內外主流智能手機廠商均支持北斗。2022年國內支持北斗的新入網智能手機出貨量共計2.6億部,占比達98.5%。


      談及北斗系統的未來發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表示,今年中國計劃發射1-3顆北斗組網備份衛星,進一步提升星座穩健性和可用性;持續提升北斗系統地面智能化運維水平,確保系統穩定運行與性能提升;并繼續實施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深入推進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


      據悉,本屆年會以“數字經濟 智能導航”為主題,共吸引來自國內外衛星導航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和產業界領軍人物、優秀人才4000余人線上線下參會。


      年會期間,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等各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和聯合國外空司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衛星導航系統最新建設進展和聯合國在衛星導航領域開展工作的情況。國內外衛星導航及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將圍繞“科學與技術”和“應用與產業化”兩大方向,全面探討數字經濟與衛星導航的創新融合前景和巨大潛能。(記者 郭超凱)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成功發射

      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通信總容量達20Gbps,超過我國已研制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
      2017-04-13
    • 中國風云四號和碳衛星數據產品免費向全球開放

      中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2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說,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和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的數據產品將對全球用戶免費開放。
      2017-10-25
    •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這是北斗三號衛星的首次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2017-11-06
    •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

      12月26日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2017-12-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