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新辦1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依托國家產融合作平臺,3100多家金融和投資機構聚焦制造業企業急需,推出800余項金融產品,累計助企融資規模突破1.2萬億元,受益企業平均每家獲得近3400萬元融資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說,今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深入開展產融合作,推動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助力制造強國和金融強國建設。
在融資規模擴大的同時,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支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中小微企業。”謝少鋒介紹,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服務新型工業化的金融政策,上半年,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出臺支持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的并購貸款試點政策等,貸款占比、貸款期限等顯著放寬。
融資產品進一步豐富。謝少鋒表示,聯合23家戰略合作金融機構,為新型工業化各項重要任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圍繞支持重點產業鏈,聯合部分銀行推出專項貸款產品,企業信用貸款占比超過42%,最長貸款期限達到10年;支持產業科技創新,推出“中試險+研發貸”、科創貸等產品;針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出綠色工廠貸、工信數轉貸等產品,累計支持企業融資超過150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完善支持新型工業化的金融政策,縱深推進產融合作。”謝少鋒表示,要針對重點產業鏈,推動產品服務創新,完善全產業鏈多層次金融體系;深入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健全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功能;圍繞66個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推動試點政策、標準等先行先試。(記者唐詩凝、韓佳諾)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