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3發布 北京連續5年居首


    作者:孫瑩 張立芳    時間:2013-07-24





      22日下午,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課題組在北京發布了《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3》下稱《指數報告2013》,對全國31個省市不含臺港澳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指數進行了排名,前十名依次是北京、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山東、天津、福建、遼寧、重慶。

      2008年以來北京一直穩居第一

      據介紹,各省市的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指數是基于前兩個年份的知識產權相關數據,使用知識產權產出水平、流動水平、綜合績效和創造潛力等4個方面118個指標構建而成。《指數報告2013》是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課題組自2009年以來第5次發布年度評價報告。

      報告顯示,2007年北京市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排名第3位,從2008年開始,一直位居第一位。

      本次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指數前十名中,東南沿海地區占據5席,環渤海地區占據4席,中西部僅有重慶進入了前十名。與往年相比,北京穩居第一,江蘇首次進入前三名,上海和廣東各下落一位。31個省市中,上升最快的是西藏,從2012年的第31位,升為第26位。

      本土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頻遭侵權

      報告指出,我國企業遭遇海外知識產權侵權案件頻發,近年來,我國很多馳名商標在海外屢遭搶注。食品行業的“老干媽”、“恰恰”在德國被經銷商惡意搶注,“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在加拿大遭到搶注,“狗不理”在日本遭到搶注,“今麥郎”、“三槍”等內地知名商標也在香港被搶注。“五糧液”在韓國和加拿大同時被搶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搶注。

      這些在海外遭到搶注的商標,為企業走出國門構筑了無形的貿易壁壘,為拿回商標,企業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包括訴訟的時間成本、人力和物力。

      針對此類問題,《指數報告2013》建議完善我國的海外知識產權援助制度,例如,通過增強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政府增加資金和政策支持、完善知識產權海外援助中心的功能、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等。

      《上海知識產權訴訟報告》同時發布

      由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和高文律師事務所歷時數月共同完成的《上海知識產權訴訟報告》同時發布。

      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地方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83850件,同比增長44.07%。其中,新收專利案件9680件,同比增長23.80%;商標案件19815件,同比增長52.53%;著作權案件53848件,同比增長53.04%。全國地方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2899件。

      據課題組組長、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正志律師介紹,與《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2》相比,此次報告刪除了“海關行政執法”指標,替換為了“行政執法服務能力”,同時擴充了“文化環境”指標的實質內容。(孫瑩 張立芳)

    來源:中國廣播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