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品油調價窗口19日開啟 或迎新機制下最大漲幅


    時間:2013-07-16





      盡管國內成品油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持續存在,但油價可能在7月19日迎來今年3月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最大漲幅。多家機構預計,按照當前國際油價走勢,成品油調價窗口19日將再度開啟,上調幅度在每噸200元左右,最高可達每噸300—350元。

      調價幾無懸念

      7月初以來,受埃及局勢動蕩和歐美發達國家經濟數據向好的影響,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紐約WTI油價較6月底上漲9.7%,布倫特油價漲幅達6.5%。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7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12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高達5.01%。新華社分析師認為,按照目前情況,成品油19日可能迎來3月份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上調。

      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司斌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難有新的利好消息注入,本周油價回調的預期較強,鑒于此前堆積的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足夠高,國內成品油價格19日上調的可能性很大,預計上調幅度在每噸200元左右。此外,近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官員關于QE的表態不一,預計近期原油依然會保持高位運行態勢。

      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媛認為,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9日開啟,上調幅度將不低于200元/噸,這將刺激下游市場的追漲心態。

      改革應考量國內供需

      盡管成品油價格19日上調幾無懸念,但國內成品油市場供過于求的基本面與漲價在事實上脫節。縱觀今年以來的幾次油價上調,大多與需求狀況背道而馳。

      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成品油2160萬噸,同比增長6.8%;累計出口成品油1470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3.9%。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我國汽柴油總體供大于求,導致進口減少,出口增加。有媒體報道稱,國家發改委近期約談部分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了解國內成品油市場情況,研究下半年成品油供需變化趨勢,其用意就在于緩解國內供需不均衡以及油氣的高庫存壓力。

      6月22日,成品油價實現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第二次上調,當時100元/噸的漲幅與冷清的油市形成反差。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表示,現行定價機制與國際原油價格可謂“貼面而舞”,但對國內下游市場的供需情況考慮不足。目前國際原油的金融屬性漸成價格的主導因素,而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7.1%,國內的能源安全會受到影響。“加入對國內市場供需的考量,將是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下一次改革的重點。”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