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位于杭州下城區的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啟動運行。園區將為入駐企業提供多項政策“利好”:變海關的“集中申報”為“分送集報”,給予企業快速通關、規范結匯、出口退稅等多類便利。
據杭州市下城區區長吳才敏介紹,園區將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實施與一般貿易出口方式截然不同的政策。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園區內海關、國檢、國稅、外管、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之間的流程優化,特別是通過“定期申報”業務,降低跨境電商企業貨品通關成本,實現電商企業出口貨物申報、海關申報監管等程序,實現園區內“現場通關”。
“簡單來說,電商企業的貨品可以先出關,再將某個時間的出口總數向海關統一申報。”吳才敏說。此外,園區內的企業還可以享受出口貨物的外匯通過外管實現即時結匯;充分享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進一步降低出口成本。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的外貿出口增長不到10%,但同期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強勁。2012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了25%。此外,國內的中小制造企業通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向海外直銷,其利潤可以由原先大宗采購的5%—10%提高到30%—40%。
在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同時,其運作卻始終存在“灰色地帶”。“在傳統的外貿程序中,貨物出關采取的是集中申報方式,哪怕是一只玻璃杯,也是按照一單貨物來計算,耗時長、成本高。”杭州一家外貿公司負責人說,此前自己公司所做的跨境電子貿易,一般通過民用通道,但隨著銷售額的增長,結匯和稅收成了突出問題。
杭州探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文超說:“以前出口一單貨,我們需要跑海關、質監等十幾個部門,非常繁瑣。入駐園區后,難以快速通關、規范結匯和退稅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據了解,2012年8月,杭州、上海、鄭州、重慶、寧波正式獲批全國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今后的發展方向是成為集跨境電商、保稅倉儲、智能物流、跨境金融支付的國家政策性試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產業集聚區。
來源:新華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