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2013年度商業信心調查顯示,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德國企業仍以中國為全球最重要的投資市場,并將維持投資增速。未來5年中,德國在華企業還將會大幅度增加創新活動,使中國逐漸成為其創新基地。
中國德國商會近期對旗下500家會員企業進行調查。受訪企業普遍認為,整體的經濟環境較去年將有明顯的好轉。尤其是華南地區的德國企業較為樂觀,認為中國出口在經歷兩年低靡后會重新回暖。
調查顯示,德國在華企業預期今年的利潤和銷售額會繼續增加;78%的德國在華企業認為自己能完成今年的經濟目標,認為不能完成全年計劃的企業數量則同比減少逾10%。
新的在華投資計劃將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制造、化工和塑料及金屬加工領域;從地域上看,上海、北京和成都將是德企較為感興趣的經濟區域。
中國德國商會董事穆勇表示,中國經濟雖然存在下行壓力,但是相對于歐盟其他成員國,德國企業在華經營狀況還是不錯的。德國在華企業,特別是工業、服務行業,整體來看仍然對投資中國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但德國在華企業也面臨壓力和挑戰。”穆勇坦言,勞動力成本上升、專業人才缺乏,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仍考驗著在華德國企業。
調查顯示,近2/3的德企感受到了來自中國本土企業持續增長的競爭壓力。為應對此狀況,德國企業預計,未來5年,德企將大幅增加其在華創新活動,逾半德國企業計劃增加至少5%~10%的創新預算,有些甚至超過20%。中國正在逐漸成為德國企業的創新基地。
過半德國企業打算加強自身在中國本土的產品和服務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呈現萎縮的機械制造業將加大在華產品研發力度。
另外,過半數創新活動的決策權掌握在德國經理的手上。在諸多合作的創新項目中,75%的項目會由德國母公司來作為執行者。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會逐步建立起一些中國創新中心,但卻不太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全球研發中心。
來源:國際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