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業急速轉型 地區GDP神話一去不復返


    時間:2013-07-03





      “現在,這條線只是偶爾跑跑,要煤的少了,而且一趟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大貨司機胡師傅說。

      胡師傅常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和多地電廠之間往返運煤。

      “以前,一天能接十多個要車的電話,價格都好談,現在不僅活少了,價格也沒商量的余地。”對于鄂爾多斯煤炭產業低迷的現狀,胡師傅有切身體會。

      煤炭業的慘淡現狀影響的不僅僅是胡師傅的個人收入,煤炭企業,即使是龍頭企業也面臨生存困境,同時對于以煤炭為主要產業的省區的GDP更是產生了強烈沖擊。

      據了解,隨著煤炭價格的大幅下跌,鄂爾多斯近半數煤礦關停。鄂爾多斯的GDP增速從內蒙古自治區第一的位置直接拉到了倒數第一。來自鄂爾多斯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鄂爾多斯市地方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318.5億元,同比降低15.8%。

      業內人士表示,煤炭產業作為內蒙古、山西等省區拉動GDP增長的龍頭產業,一度占據當地GDP的半壁江山,并帶動當地GDP增速位列省區的前列。但如今,隨著煤炭需求的低迷,這種情況正在發生逆轉式改變。僅就山西省而言,今年前兩月,汾酒集團首次取代煤炭企業成為山西利潤最大的企業。

      過去十年,煤炭行業平均增速近10%,最高增速一度達到18%。然而,在煤炭行業遭遇“寒風”時,煤炭龍頭企業日子相當難過,不少煤企利潤近乎“腰斬”。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0.3%,部分大型企業集團出現虧損,個別企業貸款發工資。另據資訊統計數據顯示,A股上市煤炭企業2013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僅183億元,較去年大幅下滑27%。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中報業績或會更加悲觀。截至目前,共有9家煤炭開采類上市公司公布了2013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4家略減,2家首虧,3家預減,沒有1家出現凈利潤預增。恒源煤電、兗州煤業、上海能源等公司在一季度凈利潤同比驟降后,均發布預告稱中報業績凈利潤大幅降低。

      但對于龍頭煤企來說,轉型成了不得不邁的一道門檻兒。目前,煤炭企業轉型主要側重產業鏈延伸,通過整合煤炭產業鏈,滲透到相關業務領域,尋求新的收入增長點,降低單一營業模式風險。

      多家上市煤炭企業發布的公告顯示,煤炭企業正在向電力、煤化工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中煤能源子公司中煤陜西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投資193.35億元建設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綜合利用項目,開始由單純的煤炭采掘業務向煤化工方面突圍探路;而兗礦集團已經著手推動產業結構由單一煤炭產業向煤炭、煤化工、煤電鋁及機電成套裝備制造三大產業協同發展轉變,產業鏈將向鉀鹽和鈾礦等中國資源稟賦薄弱的礦產資源領域延伸;開灤集團則已經著手組建船隊進軍海運業,欲實現“路港航”一體化,拓展物流領域。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