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收獲即將結束,有望再獲豐收。然而,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農產品今年以來仍保持凈進口態勢,國內農產品生產和糧食安全面臨挑戰。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了解到,近年來,在大豆、棉花、植物油進口繼續保持高位,食糖、乳制品凈進口大幅增加的同時,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全部轉為凈進口。盡管糧食特別是大米和小麥的凈進口量非常有限,但從10多年的發展變化看,我國大宗農產品進入凈進口階段的趨勢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2012年谷物凈進口1316.9萬噸,小麥、玉米、大米凈進口量分別達到341.5萬噸、515.3萬噸和208.8萬噸;食糖和棉花進口量分別達到374.7萬噸和541.3萬噸,再創新高。另據商務部本周發布的數據,6月進口大豆預報到港832.28萬噸,創月度最高水平。
此外,肉類產品進口增長同樣迅速。其中豬肉從2008年由凈出口轉為凈進口,且進口量迅速增長;羊肉凈進口趨勢不斷強化,凈進口量由2007年的2.4萬噸持續增長到2012年的11.9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大米進口量持續處于高位,1至4月稻谷和大米進口100萬噸,同比增83.6%。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介紹說,中國現在已經是最大的稻谷進口國,自然年度進口量達到400萬至500萬噸。大米進口的絕對量不大,但對南方局部市場的沖擊很大,湖南、江西的大米企業遭受嚴重沖擊。
“在國內外價差擴大又缺乏關稅保護的情況下,想不進口都不可能。”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倪洪興表示,大宗農產品凈進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增長的驅動,而國內外價差擴大是農產品進口增加的直接動力。當前,有不少農產品進口不是因為國內短缺,而是因為內外價差,造成國內積壓與進口增加并存的現象。
來源:經濟參考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