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
——記者直擊,業內揭秘,專家解讀,為何電子垃圾在中國?
有報道說,聯合國報告稱“中國成世界最大電子垃圾場”,70%電子垃圾流向中國“。調查報告背后,起草者來自哪里?”70%這一數據是否靠譜?長三角,臺州椒江港碼頭,一船一船電子垃圾從何而來?汕頭貴嶼,電子垃圾又流向了哪里?記者直擊,業內揭秘,專家解讀,為何電子垃圾在中國?
中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您的收音機、車載音響、電腦、IPAD、手機多久換一次?換下來怎么處理?電子廢棄物、電子垃圾它們去哪兒了?近日,多家媒體報道,聯合國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生產的大約70%的電子產品最終變成垃圾并流向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這份名為《中國的電子垃圾》的報告果真是聯合國發布的嗎?
據聯合國電臺中文負責人李茂奇介紹,這份報告是由聯合國大學發布的。聯合國大學和普通的大學不同,是一個研究機構,是根據聯大在1973年的章程設立的,總部設在日本東京。這個研究機構平常會向研究者提供學術結果的發表場所,同時也會舉辦一些公開的講座和研討會等等。
這份報告的撰寫是同清華大學合作完成的。這份報告之所以把重點放在中國,是因為中國是一個電器、電子設備的主要出口國,同時也是電子垃圾的主要進口國。這份報告對中國電子垃圾的研究,可以對這個領域提供一些借鑒的作用。
這份報告對中國電子垃圾問題的現狀、相關政策以及產業發展和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個報告的統計數據和研究數字來自于官方的國家統計數據,同時也收錄了一些相關重要會議的重點內容和議題。
這份報告的作者有四位,其中之一是清華大學教授李金惠。中國之聲今天下午聯系了李金惠教授,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劉麗麗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通過介紹,我們了解到清華大學主要參與了這份報告后續的工作。
劉麗麗:去年他要求我們起草,然后要求我們對報告進行評估。有不適合的地方,我們提出一些修改意見。執筆的人應該叫汪峰音.
記者:汪峰是一個留學生嗎?
劉麗麗:對,汪峰和聯合國大學的關系我也沒搞清楚。
記者:清華大學在這里面是一個什么角色?
劉麗麗:主要提一些修改意見,因為他對中國的一些具體情況不是很了解。
這份報告提到,70%的電子垃圾流向中國。這個數字聽起來觸目驚心,意味著世界上大多數的電子垃圾都到了中國,這個數字到底是不是準確呢?
劉麗麗:這個70%實際上出自2003年一個環保組織的報告,報告2003年出版,談到電子垃圾流向亞洲的危害,70%流向中國,他也是一個引用,不是得出的結論。
記者:等于說我們的報告不是論證這方面的內容。
劉麗麗:不是論證這個,因為它核心實際上是介紹中國電子的情況。
長三角,臺州椒江港碼頭,一船一船電子垃圾從何而來?
在中國,電子廢棄物下一步去了哪里?曾經有媒體報道,在東南沿海的一些地方,處理加工電子廢棄物是當地的產業,甚至是致富的門路。
在臺州,椒江碼頭是電子廢棄物的集散地,記者上午在碼頭現場看到,碼頭上堆滿了電子廢棄物。工人告訴記者,這些電子廢棄物每堆有一千噸左右,大概8堆,有的已經放了一個月了。工人說,這些電子垃圾都是從日本進口過來的。上午雖然下著暴雨,但仍有四五輛大貨車來回穿梭,把一堆堆的廢鐵裝上大卡車,運往別的地方。
記者:這個東西在哪里過來的?
工人:日本。
記者:這些一堆有幾噸啊?
工人:1千多噸左右。
記者:那一共有幾堆啊?
工人:那些都有,它是一條一條的,都是分開的。這里面有七八條吧。
記者:那有七八千噸啊?
工人:對。七八千噸,這還是少的。
記者:那多的時候是多少啊?
工人:多的時候,大概有上億噸。
這些“洋垃圾”的目的地是附近20多公里以外的一個路橋區的風江鎮工業園區,還有隔壁的一個地方,在那里這些垃圾將被拆解成銅、鐵、鋁各種金屬材料以及一些塑料,進行進一步加工。其實這個產業已經存在有二十幾年的時間了,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當地就對這些廢舊物資進口,然后重新加工。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據說目前已經是全國最大的廢金屬基地。
電子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會有一些從大卡車上掉下來,有人在路邊撿。記者采訪了一位環衛工人,他說前兩年撿了非常多,一個月撿過來就能賣400多塊錢。
記者今天采訪碼頭工人時,他擄起袖子給記者看,袖子里整個手臂上有一個一個的疹子。工人說是皮膚病。特別是下雨天給卡車裝貨的時候,雨打在廢鐵上,廢水濺在手臂上,就會全身癢。環衛工人也告訴記者,他們自從撿了這個垃圾,一年至少犯一次皮膚病。
不僅是對皮膚有影響,這些垃圾運到加工企業后,有一些需要通過焚燒回收,焚燒會對大氣產生污染。當地居民晚上都把窗戶關的嚴嚴的,不然會聞到一股非常刺激的味道。一些污染物也會直接排在泥土里或者江河里。電子垃圾處理對當地水、空氣、土壤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我們國家有相關規定,電子廢棄物不允許從海關進口,《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中,“電子廢棄物”并不作為一個單列的門類,而包括廢電池、廢棄機電產品和設備及其未經分揀處理的零部件、拆散件、破碎件,除了國家另有規定的,都在禁止進口的目錄當中。
記者從海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很多電子廢棄物通過走私渠道進入中國,很難知道“電子洋垃圾”到底有多少。這也是近些年海關重點打擊的對象。
來源:中國廣播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