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預計光伏雙反最終或協商解決


    時間:2013-06-07





      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6月4日宣布,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后該稅率將升至47.6%。該次“雙反”調查的涉案金額高達204億美元,是全球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對此,晶科能源 紐交所代碼:JKS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歐盟委員會的這個決定與預期相比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如果最終執行47.6%的關稅,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肯定會喪失全部競爭力,這當然也就是歐盟委員會的最終目的。有人問這個數字是怎么出來的,好比11.8%的關稅就算是個分水嶺,低于這個稅率,我們的產品在歐盟內就還保有競爭力,而一旦超過這個稅率,任何數字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0和1的道理。” 錢晶表示。

      而歐盟委員會的“雙反“初裁結果好于預期,頭兩個月11.8%的臨時性關稅也表明歐盟為中歐之間的協商對話留下了一定空間。

      對此,錢晶表示,11.8%的初始關稅只有2個月的時間,如果中國光伏組件制造商沒有消除對歐洲太陽能組件制造商受到的傷害,那么從8月6日到12月6日關稅會增加到47.6%。12月6日是全部調查的最終時間,屆時會決定是否征收為期5年的關稅。這6個月的時間里,歐盟和中國協商出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預測,最終的方案有可能是更高的歐盟價格以及進口配額。

      “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問題,民間的力量,企業的力量,行業協會的力量,甚至歐盟本身成員國的力量都不足以和歐盟委員會強硬的態度抗衡。因此中國政府一定要表明態度,有所作為。否則,光伏‘雙反’只是未來中國制造業噩夢的開始,任何行業都會效仿,都會動不動拿增加關稅來要挾打擊中國企業。我們不支持報復性貿易戰爭,但也不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否則中國企業家們特別是民營企業家會心寒,進而放棄工業和制造業,中國經濟也將如歐洲一樣失去最有活力和效率的支柱。所以希望未來6個月內,中國政府能更積極地尋求有結果的對話和協商。”

      此外,隨著光伏“雙反”的如期而至,對于光伏企業來說歐洲市場的策略也必將發生改變。有業內人士就指出,未來中國光伏企業可以尋找合作伙伴通過代工的方式出口歐洲,并抓緊開拓國內市場和新興市場。

      對此錢晶稱,歐盟委員會已經表示,歐盟關稅的范圍不僅適用組件,也適用電池片和硅片,因此中國制造商想通過在臺灣生產來規避關稅仍然十分困難。而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規避風險最為通俗但也最實際的措施,開拓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確實是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國內市場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地面電站補貼能否及時發放以及分布式電站能否真正盡快落地實施起來。這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晶科能源方面還表示,中國光伏產業今后的發展不但要看中國政府在談判桌上的努力,還需要國內市場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只有這樣中國光伏產業的命運才不會只掌握在他人的手中。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