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人社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四部委齊發企業年金投資新政,逾千億企業年金投資范圍再度松綁,從原有股市、債市的基礎上,增加了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特定資產管理計劃、股指期貨等。
僅僅在新政落地的兩個月后,首批企業年金投資創新產品橫空出世。本報昨日獲悉,長江養老與英大信托聯手推出的“長江養老英大電力信托型養老金產品”日前率先獲得人社部確認函,此外,海富通基金與昆侖信托聯合發行的“海富通昆侖信托型養老金產品”也已獲批。
得益于新政的投資松綁,信托型養老金產品的設立與發行,開創了企業年金通過養老金產品渠道投資國家級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先例,分別首創了信托公司與養老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與公募基金公司聯合設計發行標準化金融產品的全新業務模式。
近兩年來,資本市場波動性加大,能夠提供固定收益回報的投資品種數量有限,企業年金所面臨的委托人需求與投資限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顯。與此同時,隨著物價高企和基準利率的持續上調,企業年金委托人對投資收益的預期目標和要求隨之提高。作為職工的養老錢,企業年金對風險極為敏感,更偏好穩健收益回報的產品。
而以基礎設施債權計劃為主投資標的的信托產品,不僅能夠帶來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同時具備突出的風險收益比優勢,有助于企業年金資產的保值增值,打通了企業年金與支持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
首批出爐的企業年金投資創新產品,主要嫁接國家級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據了解,長江養老這款創新產品主要投資于英大信托為企業年金投資發起設立的專項信托計劃,該類信托計劃以重大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對應資產;而海富通基金與昆侖信托聯合發行的這款產品的最終投資標的,則是中石油管道項目。
“拓展企業年金基金的投資范圍,分散資金運用風險、提升投資運作效率是必然的趨勢。”長江養老保險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基礎設施投資以收益的長期性、穩定性及其與其他類別資產不同的風險屬性,成為養老基金探索新投資領域的一個重點方向。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及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等發達國家陸續開始嘗試養老金投資于基礎設施,目前已形成穩定的模式和規模。
不過,該負責人強調,因投資策略、投資模式、投資路徑及政府監管制度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其風險收益特征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年金基金投資基礎設施前,必須選擇與其資金性質特別是風險收益需求相匹配的投資方式。“因此,投資于基礎設施信托計劃是現階段我國企業年金基金嘗試基礎設施投資的一個良好的選擇,信托型產品的本質乃依賴信托機制而創建,其根本原理在于財產隔離,收益和風險完全來源于信托投資標的本身。”(黃蕾)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