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對歐盟進口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


    時間:2013-06-06





      6月5日,商務部宣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的規定,決定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

      商務部稱,已收到國內葡萄酒產業遞交的申請,指控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葡萄酒產業造成沖擊,要求商務部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這是中國政府對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初裁的正式回應。

      6月5日,東北一家葡萄酒企業副總告訴記者,中國酒業協會和國內葡萄酒企業去年委托一家北京的律師事務所,對歐盟進口葡萄酒進行“雙反”調查。該人士表,“調查取證很繁瑣,行業企業都遞交了材料”。

      寧夏葡萄酒協會會長榮健則表示,目前調查沒有公開,也沒有讓我們再交材料。

      去年8月20日,中國酒業行業協會代表國產葡萄酒行業,已向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國內葡萄酒行業認定,由于歐盟多年來葡萄酒生產過剩,存在向中國大量低價出口葡萄酒、搶占中國市場的意圖;另外,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大量的補貼,這些補貼使中國葡萄酒在同歐盟進口葡萄酒的競爭中,面臨極為不利的地位。

      從2006年起,葡萄酒的進口量明顯增加,到2009年2升以下小包裝葡萄酒進口量首次超過2升以上大包裝產品。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進口葡萄酒38.8萬千升,增長7.31%。其中2升以下包裝的進口葡萄酒26.65萬千升,增長10.39%;2升以上包裝的12.16萬千升,增長1.12%。

      歐盟是國內葡萄酒進口最主要來源地,其中主要出口國為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2年歐盟出口至中國的葡萄酒,2升及以下包裝葡萄酒:法國出口12.74萬千升,西班牙有2.67萬千升,意大利占1.94萬千升;2升以上包裝葡萄酒,西班牙出口4.41萬千升,意大利有1.12萬千升,法國占1.03萬千升。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 2007-2012年,國內葡萄酒產量的同比增長比例分別為:37.05%、23.4%、27.63%、12.38%、13.02%和16.90%;數據顯示,行業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從主要企業的生產、銷售情況看,增速明顯減緩,有的企業則出現了下降。

      據行業協會介紹,法國是最大出口國,法國葡萄酒占國內進口總量的26%,而在這些法國葡萄酒中,30%來自波爾多產區。去年,中國從波爾多進口的波爾多葡萄酒達到64.2萬升,包括3歐/升的葡萄酒25萬升,3-9歐/升的葡萄酒23.7萬升,超過9歐/升的葡萄酒5.2萬升。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國對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一直持審慎態度。我們注意到近年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數量確有較快速度的增長,對于此次國內葡萄酒產業提出的申請,商務部將依法嚴格進行調查。

      作為國內最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張裕受到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沖擊最大,自去年以來,張裕的業績出現連續下滑,對于來自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雙反調查態度比較堅決。

      張裕A000869.SZ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56.44億元,同比下降6.37%;凈利潤17億元,同比下降10.82%。公司未能實現2012年營業收入不低于66億元的預計目標。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34%,凈利潤同比下降5.5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1-4月,全國葡萄酒產量35.88萬千升,同比增長6.4%,增速與1-3月基本持平。不過葡萄酒4月單月產量為7.31萬千升,同比下滑1.3%。

      而今年1-2月,進口葡萄酒共7409.2萬升,同比增長26.6%,進口總金額3.2億美元,同比增長23.2%。

      隨著進口葡萄酒量的快速增長,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的競爭日趨激烈,雖然從總體上看,國產葡萄酒仍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比重在不斷下降,特別是在部分區域,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的沖擊已經顯現出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