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劇目只能在幾家院線上演,好院線又找不到優秀的劇目,演出市場里院團和院線對接不暢并不鮮見。日前,北京市文化局牽線搭橋,邀請中演演出院線、保利院線以及中國國際劇院聯盟,召集北京交響樂團、北京歌舞劇院等市屬、改制及部分優秀民營演出院團,參加“搭建全國演出院線交易平臺主體見面會”。
北京市演出資源豐富,但如何讓優秀的演出走出去,實現巡演和駐場演出,是劇團市場化運營中遇到的難題。“我們有一部舞劇《女媧》,非常想去西部演出。但以前出去一次只有幾個劇場可以演出,很難收回成本,如果能夠跟西部院線聯盟合作,薄利多銷,我們非常愿意巡演,半年以上都可以。”北京歌舞劇院總經理趙麗華現場提出了合作意向。參會的各家劇團負責人在會上都紛紛推介自己的優秀劇目,甚至帶來了劇目的宣傳材料,希望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
如果有了平臺,排演劇目的核心難題——資金問題也可以解決了。“一個劇目演出一場成本三四十萬元,巡演十場就得三四百萬元,如果由演出聯盟里的10家院線分攤費用,演出成本就可以下降,地方的院線也能夠接納高標準劇目演出了,這是顯而易見的雙贏。”中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執行主席柯朝平介紹了來自杭州的“抱團”經驗。
來源:北京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