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電池商業化破冰


    作者:唐柳楊    時間:2013-05-31





      通信業三大運營商基站升級引發境內和境外電池制造商“覬覦”,分析人士指出,中國150萬個基站升級及擴建給電池制造業帶來千億元商業機會。而本土燃料電池技術,也有望借助通信運營商基站升級實現商業化破冰。

      日前,上海恒勁動力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八套通信用燃料電池在江蘇聯通安裝和商業化運營使用,這是中國本土公司燃料電池轉變成商業化應用的首例。資料顯示,江蘇聯通此次八套燃料電池的應用可大幅提高其基站備用電源的保障時間,并可替代柴油機應急發電從而達到抵御多種災害性停電的要求。

      2009年中國提出通信業“村村通”目標后,基站數量大幅提高,基站自身也因網絡運營性能要求而實施升級改造。在核心的電池保障部分,湖北、江蘇等省已啟動了燃料電池替換鉛酸電池的工程。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約為150萬個通信基站,其中3G基站總數約104萬個,南京、上海等城市已開始試運行4G網絡。

      “以每個基站電池升級費用20萬元計算,全國150萬個基站升級就是3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這還不算基站數量每年20%的增長。”上海恒勁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陳旭徵對本報記者表示。

      龐大商業機會引發境內與境外公司角逐,目前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意大利電動系統公司紛紛進入中國,試圖從中“分一杯羹”。而本土傳統鉛酸電池公司,則在壓力之下轉型燃料電池開發和制造,其中包括江蘇雙登集團、浙江南都電源300068.SZ等。但截至目前僅有上海恒勁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實現商業化破冰,行業競爭格局仍未形成。(唐柳楊)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