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壓縮了餐飲業的發展空間,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加劇了用工壓力,消費不振抑制了餐飲需求,與此同時,餐飲企業間同質化競爭加劇、經營成本不斷攀升、盈利能力全面下滑……
今日31日將發布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探索現代餐飲服務業的突圍之路》報告下稱“報告”認為,中國餐飲企業已經陷入微利或無利的困境,餐飲行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4月份,全國餐飲收入7712億元,同比增長8.3%,這一同比增幅比2012年下降了37.6%,而且是近10年來1~4月份數據第一次出現個位數增幅。特別是限額以上企業的餐飲收入2449億元,同比下降了2.7%,出現了中國餐飲業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中國烹飪協會即將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分析報告》也顯示,2012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8%,比行業增速高3.2個百分點,但卻比2011年百強降低11.52個百分點,出現明顯放緩態勢。
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恩援介紹,在此之前的20年間,中國餐飲業收入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商貿領域的活躍行業。
“從2012年年初開始,全國餐飲市場出現疲軟現象,最終以13.6%的增幅,創下了1991年以來除發生非典的2003年最低的增幅水平。”
據中國烹飪協會分析,將餐飲業推入困境的主要有“三只手”:房價的上漲使餐飲業擴張受阻,壓縮了餐飲業的發展空間,房價在高位之上穩步上升,將給餐飲企業帶來越來越沉重的負擔與壓力。
在收入倍增政策的影響下,餐飲業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可逆轉。另一方面,餐飲業用工荒問題進一步加劇,人員的頻繁流動和人員的結構性短缺動搖餐飲業的根基,加劇餐飲行業的用工壓力。
由于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使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愈加謹慎。收入的增長趕不上物價和房價上漲的幅度,消費不振、消費信心不足也間接抑制了餐飲需求。
“甚至還有人把奢靡消費、公款消費的原因歸結為高端餐飲,而這種不理性、不客觀的引導和行為更加大了對高端餐飲的巨大沖擊。”馮恩援說。
報告認為,“十二五”期間是中國餐飲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餐飲業而言,轉型升級就是要轉變餐飲產業的發展方式、發展模式、發展形態,實現餐飲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轉變,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擴大規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轉變,由注重經濟功能向發揮綜合功能轉變。(章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