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產業藍皮書》在京發布 增加產品空間結構法


    時間:2013-05-21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3年《產業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產業競爭力研討會今天上午在北京召開。《產業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其仔在會上匯報了2013年《產業藍皮書》總體框架。

      據介紹,2013年《產業藍皮書》已經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第三本藍皮書,共有五大部分,前兩本藍皮書有總報告、行業篇、地區篇,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國際篇和專題篇。

      張其仔介紹到,2013年《產業藍皮書》對2012年我國產業競爭力的總體狀況進行了分析,對2013年我國產業競爭力的走勢進行了展望。行業篇重點分析12個行業的競爭力,包括新能源、紡織服裝、鋼鐵、水泥、采掘、汽車、化工、電子信息、船舶、醫藥和航天航空工業的競爭力,進行國際比較。國際篇分析了全球產品空間的結構變化,工業化國家、新興經濟體和潛在新興經濟體的產業競爭力以及對我國構成的挑戰。地區篇評估了地區間產品空間結構的差異和國家級園區的產業競爭力,重點評估了2000多個縣的產業競爭力狀況,并作了分析,對位居前列的產業競爭力強縣的經驗進行了初步的總結。藍皮書對社會熱點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包括第三次工業革命、綠色經濟、國際貿易摩擦、企業"走出去"和中國產業升級等熱點問題。

      此外,據張其仔介紹,2013年《產業藍皮書》在研究方法上有幾個新的特點,主要是增加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運用3000多小類產品的數據,計算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這個指標有助于整體把握我國產業的技術競爭力的情況。二是運用產品空間結構的方法,畫出全球和我國產品空間結構圖,這有助于整體把握中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位置,直觀把握產業結構的更為細致的變化。

      對此,張其仔表示,過去評價產業競爭力的時候用量的指標,包括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這些量的指標沒有辦法充分反映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所以藍皮書研究方法特意增加了產品空間結構法。"因為在研究中國產業升級的過程當中發現,不論是企業、地方都有一個困惑,到底中國的產業升級的方向在哪里?關鍵的部門、關鍵的產品,我們中國有潛在競爭優勢的產業在什么地方?"張其仔這樣說道。

    來源:中國經濟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